第1章简而言之(2/4)
母亲姓鱼,是十年前逃难到这里的难民,被村民们接纳永驻在这里。
三年后娶了村长的小儿子(入赘村长家),同年生下一个女儿,取名鱼浪。
又过了六年,才是生下了姜潮。
顺便一提,姐姐跟娘姓鱼,妹妹跟爹姓姜。
鱼浪比姜潮大七岁。
鱼浪很皮很闹,姜潮不皮不闹。
鱼浪像个孩子,姜潮不像个孩子。
姜潮比鱼浪更像姐姐。
这是所有人对这两姐妹的印象。
姜潮刚胎穿那会儿,怀疑人生,整个人巨懒无比,这也导致她在大人们看来比别的孩子都晚熟。
别的孩子都是七坐八爬…她一岁才开始坐,没人看着又躺着摸鱼了。
别的孩子一岁都会走路,也会喊爹娘了…她两岁才开始爬,有人在绝对不动,每天只会喊饿。
别的孩子两岁都还在尿床…她已经开始自己解决了。
别的孩子三岁都能上蹿下跳了的捉迷藏了…她,她居然要看书?
别的孩子五岁都会唱歌了…她,她已经闹着买新书了,而书架里的书已经有上百本了。
别的孩子七岁都开始帮家里干活了…她,她不干!她要看书!
别的孩子十岁开始随着家里人出海了…她,她不去,她去考试了,结果还中了个秀才回来?
别的孩子…算了,别比了,没意思,太欺负小孩了!
十岁她的神童之名便传的沸沸扬扬,同年被家里人送去山的另一边上学堂。
结果因为不想引人瞩目,也觉得学堂没意思,她又退学回家看书了。
姜家还专门为了她做了一间房子给她放书和看书。
十岁,鱼浪因为姜潮的秀才之名,回家了。
大余王朝律法规定,凡是满十六岁的女子皆要服兵役两年,不想参军者可用一百两银子换人。
这一百两给朝廷,九十两归朝廷,剩下十两银子给愿意替代的人,当是买命费。
姜家出不起一百两,鱼浪就去服兵役了。
本来应该服兵役两年后才能回来,为什么才一年就回来了呢?
正是因为十岁的姜潮考了个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