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同中书门下三品(6/6)
还瞒着自己?在外面养了这么多人?
她已经摄政两年,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什么六道盟。
李治点点头,表示他同意宋真的话。
说实话,他自己也不太记得,什么时候批准六道盟去调查佛寺的事情了。
因为宋真每次提交任务清单,都会写一大堆,李治看多了头疼就随手签字。
“宋真,这些数据,准确吗?”
“数据是六道盟奉旨去调查的,各地刺史积极配合,自然不假。”
“”人家都这么说了,武媚娘不知如何反驳。
见气氛沉默下来,宋真主动开口。
“陛下,佛僧逃避租庸调之外,他们还在当地发放高利贷。扬州少女被杀一千多人的恶劣案件,归根到底就是贷款造成的。”
扬州这个案子,因为影响实在太大了,李治知道,武媚娘也知道。
武媚娘还以为,宋真会以这个案子开口提议灭佛,不对,是治佛。
没想到,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
“陛下,臣提议,朝廷在各州成立官营钱庄,从国库抽出一点钱物,向民间发放低息贷款。”
“百姓们的借钱欲望大,与其让佛僧赚利息,还不如让朝廷赚这笔钱。”
“钱生钱嘛,很合理。反正放着也是放着。借的人多了,自然钱来得快,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窦德玄和刘祥道不约而同的瞪大双眼,特别是刘祥道,他曾经就任过度支郎中,他对这个天才般的提议,感到无比震惊。
李治也惊在原地,低息放贷这个提议真的是太超前了,但是能不能实施呢?
早在西周时期,便有了官方放贷的先例,在唐朝,其实也有,贷款物品,例如稻谷和绢布,也有高利贷,主要针对的是商贩,由于利息太高导致借的人不多,所以一直小打小闹,并且被唐太宗废除。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运用官方放贷,来减缓国家财政压力的政权。
而大力推行官方低息放贷的皇帝,是后面的唐玄宗李隆基。
也就是说,宋真提前了五十五年提出这个政策。
相对于旧时代,不得不说,真是一件十分大胆的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