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双城时代(3/6)
女其实并不比男人差,只是缺少引导与机遇罢了。
其中,用320人组成生产部,在两座城市中各安排一半人,这些人负责一些重要的木器的生产,在段不凡的筹备下,两个简单的木器生产厂成立了。
这些人中吸收了10个安排去学习简单的木器制作的人员,又结合段不凡的一些现代工艺经验,组建了两个半流水线的木器生产厂。
虽然还都是手工生产,但是由于各自有100人以上的人手投入,经过简单的培训,还是爆发出来了不错的生产力。
当然,也和这些人起早贪黑的努力有关,不知为何,这群原始人每个都很有精神,干活特别卖力,资本家看了都得流泪。
但是,段不凡肯定不是资本家,他自然不会剥削自己人民的剩余价值,所有的产品都不会进入他的口袋,而是分配给了全体人和存储下来准备售卖。
而剩下的80人多为孩子和一些妇女,他们组成了炎国早期的科研部。在段不凡的引导下进行一些早期的研究。
在前期的科研和技术其实是不分家的,科研实际上就是技术积累的延续,而这些人是段不凡准备为之后的科研创新工作进行人才储备培养的,现在只是先让他们研究制造一些已有的课题,比如各种家具样式,各种石器、弓箭还有铁器的探索。
当然,段不凡也会适当的教授他们一些现代的数学物理知识,从头开始培养这些科研人才。
然而,想要科研,文字也是个问题。
不仅是科研部,段不凡又找了一些孩子和妇女组成了早期的文化部。
由段不凡亲自教习他们文字,等到他们学会之后,再在全国传播。
其实,这个文字的普及在灵力文明中并不重要,即使是现在的大多数五级文明,文盲率也大都在80 以上。
这些人大都信奉儒家的愚民手段,即使是有这个能力,也不愿意教平民文字,一群有知识有想法的民众在他们看来,不仅不是件好事,反而是麻烦。
灵力社会的等级差距是物质文明无法比拟的,也是物质文明无法想象的。
在物质社会,虽然有阶级落差,但都是两个眼睛一个脑袋,人们之间的差别是可以预见的,而且在一些社会,平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