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与林音晴的文明交流(1/8)
按照这种形式,十几天的时间又过去了,现在如果你来到了这片小盆地,你肯定会惊喜于它的变化,这是人民劳动的成果。
粗略计算的5000亩耕地,在小盆地被开垦出来。
这些耕地都是以原始时代的生产方式,粗略的开垦完成的,由于人力充足,再加上种田基建的传承加持,一个月开垦了5000亩耕地也是一个奇迹了。
不得不佩服这群组织起来的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段不凡的大力宣传和对原先带来的一些小麦的制作演示后,炎国人表现出来了极高的热情。
这一个月,这群人,每天从白天赶到黑夜,在这种氛围的鼓舞下,没有一个人喊累,就是那些妇女也积极主动的投入劳作中,每天干着不输于男人的工作。
而现在,再最后的给这些耕地划分一些范围,开辟一些道路,等到播上种子,这些地就会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
在9月的第一天,段不凡召集了开荒的人到宁城的广场上开表彰会,现在的剧院还没有建造完成,段不凡就利用从王福贵那里搞来的灵力扩音器来进行讲话。
宁城的广场在这几十天也进行了扩建,现在的广场完全可以容下两千人的集会。
现在的宁城已经不仅仅是在窑洞里居住了,在小河的两岸已经建造了很多的房屋,还搭建了几座石桥。
以河南部的广场为中心,呈现扇形向外部扩散,早就是一个人口过千的“大城”了,大概有地球上一个大型小镇大小。
此时的广场上,近两千人已经完全入座,在广场的中央有一个台子,台上就站着段不凡和各部的部长和副部长,这些人都是参与到开荒活动的人,由于场地有限,所以很多的人并没有到场。
现在的炎国已经颇具规模,原先的简单的原始部落的组织形式逐渐跟不上时代。
所以今天的大会上还有重组各个部门的打算。
段不凡坐在主席台上,手里拿着一个模样奇怪的石头 开始了讲话:
“”大家安静。”
话一说完,全场就马上安静下来,这也是他这几天给大家讲故事时这群人培养的习惯,毕竟几百号人就一个人说话,还没有扩音设备,再有人吵闹那根本听不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