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泸沽湖偶遇(4/6)
二人一起走进浴室,由于太累,二人只是简单刷牙洗脸之后便上床睡觉了。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窗户,许兮若缓缓睁开眼睛,轻轻起身且蹑手蹑脚的走到窗边,轻轻撩开窗帘看了看外面,天边挂着一抹红霞,真是美极了。
正看得出神,就感觉腰上多了一些温暖,侧头看了一眼道:“你醒啦?”
“嗯。”凯桥柔声答道……
今天的第一站是素有女儿国之称的竹地村,竹地村是泸沽湖上一个非常偏僻的村庄,住着30户人家。竹地村不太发达,游客稀少,原始资源保存完好。走进村庄,原来的乡村气息特别浓厚。村里的路很窄,多是泥路,家家户户都是独立的小院落,整齐地排列在小路两旁。大部分的房子都是木制的,很原始,很简单,很有特色。
“桥,等咱退休了来这里定居如何?”许兮若突发奇想的问道。
“哈哈,你喜欢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凯桥笑着说道。
今天的行程凯桥安排得有些紧张,参观完了竹地村,第二站是喇嘛寺,喇嘛寺位于草海旁,是藏传佛教非常古老的“本波教派”(黑教)的宗教所在地。泸沽湖摩梭人信奉他们的原始宗教达巴教,此外还信仰喇嘛教。喇嘛教传入泸沽湖地区后,先后建立了黑、黄两教派寺庙。寺庙依法举行的法事活动,成为摩梭人的盛大节日。
每年寺庙里都会举办盛大喇嘛大会活动,寺庙的喇嘛们按照传统举行仪式和表演等活动。在每年冬月十五举办的晒佛、祭太阳神法事活动,是摩梭人较为盛大的节日。朝拜者向东方初升的太阳和太阳神布画像磕头、拜神,整个仪式十分庄严肃穆,足以显示出他们的虔诚和祈福的强烈愿望,令人惊叹。
可惜他们来的时候没有赶上晒佛、祭太阳神法事活动,只是进入寺庙参观膜拜了一下。
很早之前许兮若便听闻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是母系社会,通常都是走婚,颇有意思,所以今天的第三站便是那摩梭人走婚的“走婚桥”了。
走婚桥位于泸沽湖东侧,横跨在芦苇飘荡的草海之上,是泸沽湖著名的景观。这里的摩梭族有“男不娶,女不嫁”的习俗,而走婚时男子都会经过走婚桥去往女方家里,因此这座桥又称“鹊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