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舜禹伟业,天下咸仰慕之光辉(2/3)
11、夏禹:治水英雄,统治之才
夏禹,名曰文命。他是黄帝的玄孙,也是帝颛顼的孙子。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并没有能够登上帝位,一直担任臣子。在尧为帝的时候,洪水肆虐,山崩地裂,百姓苦不堪言。尧寻求治水能手,四岳群臣都推崇鲧。但尧说:“鲧在过去不顾命令,败坏了自己的家族,不能让他上位。”四岳说:“现在还没有人比鲧更能胜任此任,希望帝尧试试他。”于是尧听从四岳的建议,让鲧治理水患。然而九年过去了,水患并没有减轻,工程没有完成。于是帝尧决定寻找他人,找到了舜。舜登上帝位后,治理水患一事无状,于是将鲧处死在羽山上。全国人民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是正确的。于是舜举荐鲧的儿子禹,让他继承鲧的事业。
尧去世后,帝舜询问四岳:“有谁能够继续尧的事业,担任重要官职?”四岳都说:“伯禹可以担任司空官,能够继承尧的伟业。”舜说:“好啊!”命令禹:“你负责平定水土,勉力完成它。”禹恭敬地行礼,让位给契、后稷、皋陶。舜说:“你去视察你的工作吧。”
禹是一个敏捷勤奋的人,他的品德无可非议,仁爱亲和,言行可信。他威严而有度量,以正直的声音和出色的品行来统治国家。他一身正气,为纲纪之所依托。
12、禹:创造九州天下,治理江山水土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禹从冀州开始行政。冀州包括壶口、梁及岐等地。经过修缮太原,一直到达岳阳。接着转往覃怀,最终到达衡漳。该地土地肥沃。田地分上上错、中中,常、卫等地都得到开发,大陆也得到固定。当地部落穿着皮服。沿着右侧的碣石,进入大海。
济、河属沇州:九河都修好了道路,雷夏都变成湖泊,雍、沮合并,桑土也都有了蚕桑。于是人民可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