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智慧与勇气,勇往直前——《郑杀滑》的启示(3/4)
感到惊奇,问道:“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治国之道,然而仍时常动乱,现在戎夷没有这些法度,如何来治理国家,岂非难哉?”由余笑着说:“这正是中国动乱的原因。中国自上古圣贤黄帝创立礼乐法度以来,人们远离了这些法度的威严,上下怀有私心,缺乏法度的约束和监督,下层人民无法感到仁义,怨望上层统治者,上下之间的争斗和怨恨最终导致篡位杀宗的灭亡,都是因为这些原因。而戎夷不然,他们的上层统治者持有纯朴的德行来对待下层人民,下层人民怀有忠诚和真诚来侍奉上层统治者,一个国家的治理就像一个身体的健康一样,不知道治理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圣人治理。”于是缪公退下来询问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难道是我们的敌人吗?现在由余聪明,对我国有害,我们该怎么办?”内史廖说:“戎王尚未听到中国的消息,您可以试着派人送去女乐,以夺取他的志向;为由余提出请求,以疏远他们的关系;把他留在这里不要遣送,以失去他的期限,戎王会对此感到奇怪,并对由余产生怀疑。只有君臣之间有了隔阂,才有机会把他掳获。而且戎王喜好音乐,必然会忽略政务。”缪公说:“好。”然后与由余一起侧坐,共进餐,问他对地形和兵势的了解,详细了解之后,便让内史廖带着女乐送给戎王。戎王接受并喜欢了女乐,一直没有回来。于是秦国将由余护送回国。由余多次劝谏不听,缪公多次派人要求由余,由余最终选择去降秦。缪公以客礼对待他,询问征伐戎国的策略。
在第36年,缪公再次厚待孟明等人,派他们率军征伐晋国。渡过河流焚烧船只,大败晋人,占领王官和鄗,以报复殽之役。晋人都躲在城内不敢出来。于是缪公亲自率军从茅津渡河,封尸行丧礼仪,哭了三天。然后在军中发誓说:“士卒们听着,我在这里向你们发誓。古代人通过老谋深算得到了支持,从而不犯错误。”他作此誓言是为了表明他没有使用蹇叔和百里傒的计策,因为他意识到这些计策有缺陷。因此,他做出了这个誓言,以便后世记得他的错误。君子们听到这个誓言,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哎呀!秦缪公对待别人像待亲人一样,最终获得了孟明的帮助。”
故事中的缪公展现了出色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诚实和忠诚的追求。
首先,由余作为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