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权谋与残酷,赵高与二世的权力之争(1/5)
76、权谋与残酷,赵高与二世的权力之争
赵高对二世说:“先帝统治天下很久了,所以群臣不敢违背他的旨意,提出邪恶的建议。如今陛下年富力强,刚刚登基,为什么要与公卿一同决策?一旦出了差错,就会暴露群臣的短处。天子自称为朕,是不听到声音的。因此,二世常住在禁中,与赵高共同决定一切事务。后来,公卿很难得到朝见的机会,盗贼越来越多,而关中的军队一直东征盗匪,没有停止。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说:‘关东的盗匪纷纷起义,秦朝出动军队进行诛杀,已经杀得人数很多,但仍然没有止息。盗匪众多,都是因为军队转入官方班底工作而导致辛苦,赋税也很重。请暂停阿房宫的建设者,减少边境的驻军转换。’二世说:‘我听过韩子的话:太古时的尧舜,选择檐木不需修整,草茅屋不需修饰,吃土塯,啜土形,即使是监门的养老人,也不过如此贫困。禹开凿龙门,通往大夏,疏通河亭的水,放入大海,履行自己挑土的责任,腿上没有毛发,这些劳役不堪比。从事重要的事情,应该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君主以严明的法律约束下,下级没有机会行恶,才能掌握治理天下。夏朝、商朝的君主们都是尊贵的天子,亲自经历过贫苦的生活,以此来顺应百姓的意愿,又怎么会拘泥于法律?朕是尊贵的万乘之主,却没有经营过实际工作,我想要建造千乘的车驾,拥有万乘的属臣,以充实我的名号。而且先帝开启诸侯,统一天下,天下已经安定,外征四夷以安全边境,修筑宫殿以展示自己的满意,君看到先帝的功业有了继承。现在朕登基已经两年,盗匪纷纷起义,君未能禁止,还想要废止先帝所做的,这就是上情不报先帝,其次也不能尽忠力量为朕所用,怎么能留在位子上呢?”下去疾、斯、劫受责,由于责任过重,去疾、劫说:“将相不能受羞辱。”自杀。斯被囚禁,受到五刑。
三年后,章邯等将大军围攻钜鹿,楚上将军项羽带领楚军前去解救钜鹿。冬天,赵高成为丞相,并最终杀掉了李斯。夏天,章邯等发生了多次失利的战斗,二世派人责备邯,邯很害怕,派长史欣请求处理事务。赵高不见他,也不相信他。欣害怕,逃离了,赵高派人追捕未果。欣见到邯说:“赵高掌握着权力,在其中进行施政,将军无功也要被诛杀,有功也要被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