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封禅祠:繁星拥护,尊崇天地(5/6)
禅泰山,但是风后、封钜、岐伯要求黄帝封东泰山,让山与符合才能不死。」天子一旦命令准备祭祀器具,就前往东泰山,东泰山低矮,声势不足,于是命令祭祀官员进行祭祀,但没有封禅。然后命令带奉祠官等候神祗的到来。夏天,回到泰山,进行五年一次的祭祀,礼仪与之前相同,但新增禅祠石闾。石闾位于泰山下阿南方,方士多言此地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皇帝亲自进行禅礼。
之后的五年,再次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再经过常山祭祀后返回。
现在天子建造的祭祠有泰一、后土,每三年亲自进行郊祀祭祀,还有汉家封禅,每五年修封一次。同时还需要注意禁忌,如泰一、三一、冥羊、马行、赤星等,祭祀官根据岁时进行适当的祭祀。总共有六个祭祠,都由太祝来领导。至于八神和其他神明的祭祀,明年和其他名山的祭祀,只有当到达时才祭祀,离开时即停止。方士兴起的祭祀,各自为主,当人终结时,无祭祀官继承。其他祭祀依旧照常进行。现在皇帝封禅后,每十二年才返回,已经遍及五岳、四渎。但方士候祠神仙,寻找蓬莱之地,始终没有结果。公孙卿候祠神的经历,仅将大人的足迹视为解,未有实际效果。天子逐渐对方士的神秘言论产生厌倦,但仍然无法舍弃,期望能遇见真实的神仙。自此之后,方士言祭祀神明的越发增多,但效果可见。
人类的社会规矩复杂多样,法纪贯穿其中,以仁义引诱,以刑罚束缚,因此道德深厚的人地位崇高,禄位丰富,以统一海内,整顿万民。人的身体如同舞台,为之建造金舆、错衡等繁复的装饰;眼睛喜欢五彩,为之制作华丽的文物来展示才能;耳朵喜欢钟磬声,为之调整八音来舒缓心灵;口中爱好五味,为之制造各种美食来追求美味;情感喜好珍稀之物,为之雕琢玉石以传达心意。因此大路上有席地而坐之处,皮弁和布裳,红弦洞箫,美食和美酒,防止奢侈,修复破旧之物。所以君臣朝廷官员的尊卑贵贱之序,以及下至黎民百姓的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婚嫁丧祭等分配,都有其宜时合适,物有节文。孔子说:「禘祭活动一旦开始,我便不想再观看了」。
这篇文章详细描绘了古代的祭祀仪式和礼仪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信仰和文化。从汉朝改历到封禅仪式,再到各种祭祀和祠庙的建造,文章将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