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演绎历史:周衰秦兴与汉制之变(4/6)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通过对礼仪的探讨,揭示了人与物质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以稻粱五味、椒兰芬茝、钟鼓管弦、刻镂文章、疏房床笫几席等生活细节为例,说明了礼仪的作用是为了养护人的身心,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而物质也不会受限制。同时,作者强调了君子要善于辨别贵贱、长幼、轻重等差别,从而实现个人的养护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文章还指出了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安逸和情感的弊端,唤起人们对于礼义的重视。
让人深感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通过合理使用和辨别,才能实现自身的养护和社会的和谐。文章中提到的儒家和墨家的区别也给我启示,即应该追求两全其美的目标,而不是只追求一方面的利益。
这篇文章从礼仪的角度阐述了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运用礼仪来实现人的养护。文章的思路清晰,观点独到,让人对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35、尊崇根本,引领治理世道
纣王剖开比干,关押箕子,用火炮处决无辜之人,臣下忧虑担忧,不敢言命。然而周师已至,但命令不能在下得行,不能利用百姓。难道是命令不严明,刑罚不严厉吗?统治者之所以统治非统治方法之故也。
古时的战争,只有戈矛弓箭而已,然而敌国不敢妄动。城郭不加固,沟池不开掘,要塞不建设,智谋变化不显露,然而国家安定而不畏惧外患者,并非无原因,因为治理明智而公正,适时施政而真心爱民,于是百姓响应如回声般回应。有人犯罪不由命令而来,然后再施以刑罚,百姓才知道自己犯罪。
因此,惩罚一个人,天下就服从。犯罪的人不怨恨上位者,知道罪在自己。因此刑罚简省,威力行动如流,非因他事而然,源于正确的方法。所以遵循正确的方法就行得通,不遵循正确的方法就失败。古时尧治理天下,杀一人刑罚两人,天下安定。传说威严而不试,刑罚而不用。
天地是生命的根本;先祖是家族的根本;君师是治理的根本。没有天地,怎么会有生命?没有先祖,怎么会有出身?没有君师,怎么会有治理?这三者任一缺失,就没有安定的人。因此,礼仪上尊敬天,尊敬地,尊敬先祖,尊崇君师,这是礼仪的三大根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