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共鸣之音:音乐的力量与社会治理(4/5)
世后,允许沛县举行四时的鸷鸟祭典。孝惠、孝文、孝景并未做出太多变动,只是在乐府中常常储备和学习古老的作品。
直到今天,朝廷登基后,创作了十九章,让侍中的李延年安排它们的音调,授予协律府尉的封号。读经的士人不能独自理解其中的词句,都聚集在一起与五经的专家相互讲解学习,才能理解其意义,并丰富雅化文学。
汉朝经常在正月上辛祭祀甘泉的太一神,黄昏时开始祭祀,到天亮结束。经常有流星从祭坛经过。派遣男女仆人七十人一同歌唱。春天歌唱青阳,夏天歌唱红日,秋天歌唱西晚,冬天歌唱黑暗。世人众多,所以不论。
又有一次在神马渥洼水中发现了神圣的马,再次以它作为太一的歌曲。歌曲中写道:“太一献兮天马降,滴下红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跃万里,如今伴侣兮龙相友。”后来征讨大宛时捕获了千里马,马名叫蒲梢,接着又以它作为歌曲。
歌词写道:“天马来兮从西极,经过万里兮归于有德。承受神灵威略兮降服外国,穿越流沙兮四方夷服。”中尉汲黯进言说:“君王举行乐礼,是以承受祖宗,化化民众。现在陛下得到了马,以诗作歌,在宗庙律仪之中,先帝的百姓怎么能明白其中的音乐呢?”上皇默然不说话。丞相公孙弘说:“暗自诋毁圣制,应该受到族人诛杀。”
音乐的起源是出自人心。人心受事物的感动而动摇。由于对物体的感动,所以形成了声音;声音相应,所以产生了变化;变化形成了调式,称为音乐;通过比较和协调音乐,举起戈戟、羽毛、马尾旌旗,这就是乐曲。乐曲,是音乐产生的来源,其根本在于人心对事物的感动。因此,对于感伤心态的感动,其声音浑厚而凄冷;对于快乐心态的感动,声音流畅而缓慢;对于喜悦心态的感动,声音明亮而散杂;对于愤怒心态的感动,声音粗糙而严厉;对于尊敬心态的感动,声音正直而庄重;对于爱心的感动,声音和谐而柔和。这六种都是与本性相符的,受事物的感动而动摇。所以先王非常关注感动的事物。因而礼仪引导志向,乐音和谐声音,政治统一行动,刑罚制度用来防止恶人。礼乐、刑罚、政治是统一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引领社会秩序,符合人民的心意,实现治理的路径。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汉朝时期的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