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章 回归德音:反思现代音乐对社会的冲击与挑战(5/5)
,廉洁更是立志向。君子听到琴瑟的声音就会思考志向与义气之臣。竹管咻咻,咻咻更是立集会,集会更是聚集众人。
君子听到竽笙箫管的声音就会思考畜聚之臣。鼓鼙的声音喧闹,喧闹更是立动势,动势更是进攻众人。君子听到鼓鼙的声音就会思考将帅之臣。君子在听音乐时,并不只听它们的铿锵和咿咿声,还要结合其所合之义。”
这是一篇关于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对比及其对社会影响的文章。作者通过魏文侯和子夏的对话,探讨了古代音乐的作用与意义,以及现代音乐面临的问题。
古代音乐被视为调和天地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与人民的德行和五谷丰收息息相关,有助于人们的和谐相处。圣人通过确立纪纲,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建立了合理的父子君臣关系,使得社会达到大定的状态。在这样的基础上,音乐成为了表达道德和美好的德音。
然而,现代音乐面临着溺音的问题。郑音、宋音、卫音和齐音等音乐形式,沉迷于外表的色彩,偏离了道德的引导。这些音乐放纵了淫欲、烦琐、傲慢等不良心态,对道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在祭祀仪式中不再使用这些音乐。
文章提到了肃雍和鸣的正音,及其与敬畏和和谐相结合的作用。这种和谐的声音能够带来顺利与祥和。圣人创制了铙鼓、篌琴、埙竽等德音乐器,与钟、磬、竽、瑟等乐器合奏,并结合干、戚、旄、狄等舞蹈进行演艺。这样的音乐表演不仅是对先王的祭祀,更是将官职、尊卑、长幼等社会秩序明确表示出来,为后世树立榜样。
读完这篇文章,让人深刻反思了现代音乐的现状。当代的音乐往往追求噪音化,迎合个人欲望和商业利益,忽视了音乐对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塑造作用。音乐不应该只是娱乐,它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表达和传达。我们应该关注音乐所传递的价值观,选择那些符合道德、传递正能量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