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周公的伟大事迹:忠诚第章 智慧与担当(1/4)
227、周公的伟大事迹:忠诚、智慧与担当
管叔、蔡叔、武庚等人果然率領淮夷反叛。周公于是奉成王之命,率军东征,发布大诰。于是诛杀了管叔,处死了武庚,流放了蔡叔。收服了殷商的残余民众,把他们封在卫国的康叔封地,把微子封在宋国,以延续殷商的祭祀。平定了淮夷和东土,两年后全部稳定。诸侯都臣服于宗周。
上天降下福祉,唐叔得到一棵异母同颖的禾苗,献给成王,成王命唐叔将禾苗馈赠给周公。周公接受禾苗后,为天子的命令感到欣慰,写了篇名为《馈禾》的文章。东土平定后,周公向成王汇报,并为成王写了首名为《鸱鸮》的诗。成王也因此不敢轻易训示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成王从周都出发,步行至丰邑,命太保召公先行去雒邑勘察地形。同年三月,周公前往雒邑营建新都,占卜的结果吉利,于是建立国家。
成王长大后,能够处理政务。于是周公将政权归还给成王,成王亲自行使君权。周公代理成王治理国家时,面朝南坐着,背靠着屏风,接受诸侯的朝见。七年之后,周公将政权归还给成王,自己面朝北站在臣子的位置,小心翼翼地侍奉成王。
当初,成王年幼时生病,周公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黄河,向神祈祷说:“成王年幼无知,如果有人敢扰乱神灵的命令,就让此人早晨死去。”并将祷文藏在府库中。后来成王病愈。等到成王亲政时,有人诬陷周公,周公逃到楚国。成王打开府库,看到周公的祷文,感动得流泪,于是召回周公。周公回到镐京,担心成王年轻气盛,治理国家时会有所放纵,于是写了《多士》和《毋逸》两篇文章。
《毋逸》中称:“作为父母,为国家操劳长久,子孙们骄傲奢侈,忘记祖先的教训,导致家破人亡。作为子女,怎么能不谨慎呢?”文章还列举了殷商时期三位君王(中宗、高宗、祖甲)的事迹,以此警示成王。
成王在丰邑时,天下已经安定,但周朝的官制尚未完善。于是周公制定了《周官》,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又写了《立政》以方便百姓。百姓对此都非常满意。
阅读了关于周公的一系列历史事迹,深感震撼。周公,一位充满智慧、勇敢和忠诚的杰出人物,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