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给祖宗写“包”(2/3)
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故显妣”则是对已故母亲的称呼。
而自己的称呼则是“孝男”或者“孝女”,有些地方也称“不孝男”或者“不孝女”。
除了对父母的称呼,其他的称呼都是一样的,对应相应的称呼和“写包”人的辈分称呼就可以了,如果“写包”的人是写给自己爷爷的,称呼则是“故祖考”,写给奶奶的则是“故祖妣”,而自己则称“孝孙男”或者“孝孙女”。再往上便是“故曾祖考”和“故曾祖妣”,而对自己的称呼则是“孝曾孙”,以此类推,直到上面第九代。
一般以女孩的名义“写包”烧给已故的“先人”只写到“祖辈”,也就是爷爷辈,再往上都要以男孩的名义写,如果没有男孩,“曾祖”往上都没人再“写包”或者是“供奉”,这便是民间所说的“断子绝孙”。
还有一种“包”是写给和自己“同辈”的,对已故哥哥的称呼为“故胞兄”,弟弟则是“故胞弟”,姐姐和妹妹分别为“故胞姐”和“故胞妹”,而对自己的称呼则是“胞兄”,或者“胞弟”,以此类推,把“包”上面的“孝”字划掉,自己和已故的同辈是什么关系就写什么。
……
就在张北辰认真写包的同时,门外走进来一个人。
“小辰,你大伯呢?”
见有人喊自己,张北辰放下手中的毛笔走了出去。
“二爷爷,你找我大伯什么事?”
来人和张北辰是“家门”,名为张怀玉,和张北辰同为一家,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
“家门”指的是同姓,而且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族谱”也对得上,这种是不能同姓“通婚”的,也就是不能有“姻婚关系”。
还有一种“家门”,两人同姓,但不是一个祖宗传下来,“族谱”也对不上,这种也可以称为“家门”,除此之外,只要排除了不是“本家”的可能,同姓也可以“通婚”,不过虽然可以,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同姓“通婚”。
“也没什么事,前两天他说他要出趟远门,如果你回来叫我告诉你。”
说完张怀玉继续说道。
“既然你回来了,他应该已经告诉你了。”
闻言张北辰说道。
“我已经知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