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章 入住余晖农庄(2/5)
听了这些的时茜心里在想,那些老国公请了文武师傅教养的孩子长大后恐怕就是萧家军的精英。有活命之恩又有父子情意,在讲究孝义的年代,他们必会死心塌地维护萧家,更重要的是,他们依附萧家而活,若萧家没了,他们又要像以前那样活着,站起来的人不会愿意再跪下。
李戈很快用话印证了时茜的猜测。李戈告诉时茜,农庄里有很多地缺(后天残疾的人),这些地缺都是他爹的袍泽,因地缺在别处不好谋生,他爹便收在农庄里干活,地缺的家眷都可以租中他农庄里的良田,前提是照顾好这些地缺的袍泽。
时茜笑着问:“租中农庄田地的那三百户人家是萧家军的后人吧,国公府的农庄应该也有很多这样的地缺之人吧。”
李戈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说国公爷历来体恤下属体察下情。
下午四点左右,时茜一行赶到农庄,时茜看了农庄的牌匾余晖(傍晚的阳光),如李戈所说,一路上时茜果然看到不少地缺。
进入庄院后,时茜看到在农庄里侍候的人,都不是很严重,有的只是腿瘸了,有的是断了手筋,一只手不能动了,但手还在,有的是伤了眼睛,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东西,有的是脸上留了很深的刀疤,还有一个是缺了一只耳朵。
李戈怕那些人吓着时茜,送东西取东西的事都是让六子领着胡德友他们干的,把东西送到时茜住的院子二门外,再由庄上的妇人领着庄子里的小丫头送进院中。
时茜总算明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意思了。外边来的男子只能到二门外,而住院中的小姐也不能迈出二门,甚至有的连绣楼都不能下。
时茜不是土著人,不想守这些规矩,要出门逛逛,相信李戈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时茜有言在先,她可没有大家闺秀那么多规矩。
坐舆车走了七八天,还挺累人的,时茜便不想出门,就在居住的院中走走转转或与庄里的小丫头说话。
巧姐,她父亲曾是萧家军里的百户,如今不在军中,在军中的是她二哥和六哥。巧姐和蓝玉一般大,爱说爱笑,比蓝玉要闹腾多了。巧姐是李戈找来帮忙几日的,不是签有卖身契的丫头,在时茜面前要大胆些。
“姑娘,你在屋里吗。”时茜放下手中的书说:“是巧姐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