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4/6)
着铁皮炉子享受生活,顺便呢,看看报纸度过闲暇的时光。
“这诗歌今年可真是嗷嗷猛啊!不知道为啥这一年的时间突然多出了这么多的文化人,啧啧!”何雨柱捏着报纸“欣赏”着一篇诗歌。
想来是他的文化水平不够,不能进行更好的赏析,但作为路人党表示一番惊讶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1986年,中国诗坛进入了一个社团林立、群雄纷争、流派纷呈、变革迭起的时代。
据统计,当时全国有2000多家诗社,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
同时各种诗人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如《星星》诗刊发起“我最喜爱的10位当代中青年诗人”活动,“全国中学生十大校园诗人”活动。
1986年,《诗歌报》、《深圳都市报》联合主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10月21日和24日,两报先后刊出了总计7个版、64个流派、100多位诗人、13万余字的诗歌作品。
李南枝则是带着家里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看着《西游记》,没错,就是那个在后世被称为经典的86版《西游记》。
何雨柱对此表示很欣慰,明明家里的电视剧都换了好几次了,这次算是正儿八经的派上了用场,难得,很难得啊!
《西游记》在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老少皆宜,获得了极高评价。
该剧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当年剧中的演员也都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偶像。
超高的收视率,“霸屏”的重播,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播出,至今仍然是各大频道暑期热门,《西游记》是国产电视剧的精品,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神剧”。
等到电视里面一集播放完毕,李南枝这才来到何雨柱身边儿,准备陪他一个广告时间,完事儿回去继续看西游记!
最起码比起报纸上的诗歌来说,李南枝女士对于西游记还是更为喜欢一些。
“今年你和李怀德新开的那个门市怎么样?”
自打那边儿门市新开之后,李南枝只是偶尔去一趟,也就只知道个大概,没赔钱就是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