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章 平常不过的日子(3/3)
希特勒东山再起后的翌日,德国发生了一起重大政治事件,在由埃尔伯特去世引起的全国大选中,78岁高龄的陆军元帅冯丶兴登堡被选为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当然,也是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统。)
很明显,这位右派英雄并不同情共和,在试图保持中立的同时,并且加大共和的势力,内阁危机依旧丛生,而且常常是由于小事引起的。
例如,保守派建议向霍亨佐伦家族提供高额财政赔偿,遭到社会主义派的强烈反对,但获得通过,接着又提出向被废黜的王公贵族提供赔款的新法案。
社会主义派提出进行公民投票,但法案仍获通过,甚至连德国国旗应采用何种颜色的问题也导致内阁危机,因为这点小事,汉斯丶路德总理竟被迫辞职。
国内政治的发生变化似乎不可避免地将为希特勒的权力膨胀提供新的动力。
但是,他重返啤酒馆的政治行动来的太突然,胜利也过大,使巴伐利亚政府无法容忍。
它只证明,他的口才对巴伐利亚州有多大的威胁,他给党注入了新的生机。
但搞得太快太过分,这样,巴伐利亚州的警察局便以希特勒在贝格勃劳酒馆用不是按中产阶级的标准,而是以踏着尸体的方式去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的激烈言辞煽动听众为由,禁止他在原定3个月初举行的五个群众集会上发言讲话。
希特勒对于这个问题亲口表示了抗议。
“想跟我们干架的不妨来试试,谁进攻我们,谁就会被捅的稀巴烂,我要领导德国人民为取得自由而斗争,用不成和平那就转用武力,但一定要成功,这句话我要跟警探们讲,省得流言蜚语到处传。”
这些话,如果换成别人说的话那是没有什么威慑力的,但实际上这句话对于一个刚出狱的人来说是很有分量的。
虽然希特勒的话很有威慑力,但结果却是,全巴伐利亚都将禁止他演讲,公开的纳粹集会可以,但只要有希特勒就绝对不行。
这个禁令几乎扩展到了德国的每一个州,就这样希特勒的主要政治武器被剥夺,他只能被迫将论坛转移到巨富支持者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