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百花齐放(1/3)
“宋体字现在都能认识了吧?此种字体简约,刻画起来走刀很方便!”
向宇亲自写,更准确的说,是画出来了他知道的大部分汉字,然后找书法大家照着样子书写其他。
作为全能明星预备役,钢笔字写得凑合,毛笔…太难为人了。
如果有一天奏折也用宋体字,那就更方便了,隶书还是看得人有点头疼。
“刻字的员工都能看得懂了,经过五重校对,已完全杜绝了错别字。”
厂长武晓声点头说道,他原来负责的是厂子里的防卫,厂长换了两个,都不合用,结果发现他对造纸的流程比其他人都熟悉了。
纸厂正式开始拓展印刷业务了,第一批采用的是雕版印刷,从外界找了些认字的书生和雕刻师,其他工作还是由俘虏来完成。
第一部付梓的著作当然是《论语》,这个时代的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作为鲁地孔家一直坚守的回报。
目前而言,他们暂时还没养成写降表的习惯。
现在鲁地是一块飞地,双方的人、物资没有大规模的流通,刘邦和韩信不是打不下来,得照顾天下儒生的感受。
反正现在没什么可以支援给楚国,那就放着吧,假如西楚真能打到鲁县,那现在打不打也关系不大。
这种大部头著作,雕版整好之后不用反复改,向宇一次到位,用的铁雕版,一体成型铸造,仔细抛光后做了防锈处理,估计能用n多年。
“先印三千本。”看到带着油墨气息的新书,向宇非常满意,他准备回宫就发一道法令,废除秦始皇制定的挟书令。
此令相当严苛,敢有挟书者族,藏几本书,都跟谋反差不多了。
当然,这个时间段早就名存实亡,楚汉这边脑浆都打出来了(物理意义上的),谁还有空操心这玩意儿?
可名这东西很重要,法令一日不废,就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谁知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正常的历史中,直到汉惠帝才正式下诏解决此事。
其二,向宇还准备宣布,诸子百家的领袖,或者代表,带着本学派最经典的著作来楚地,大楚国家印刷厂便免费印上一百册,交由其带回。
这两个举措,不管是商业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