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干旱进行时,残酷的现实(2/5)
没了,即便村长没说,赵繁也知道缘由。
前几年的干旱,赵繁又不是没见过,红谷村虽然不富裕,但好歹离县城近,县里多少还能救济一点。
可就是这样,都有老人和小孩没了,那更远的地方,有些住在地势高的地方的人,又会怎样呢?
赵繁把视线对上了宋成华的眼睛,是的,这次宋成华又跟赵繁一起行动,赵繁也没去深究背后的深意,就怕问了不该问的事。
宋成华明白了赵繁的意思,把他拉到无人的角落里,劝道:“你能救得了他们,能救更多人吗?”
赵繁缓了缓发堵的心口才开口说道:“车上不是带了点粮食吗,我们留给村长,让村里每天接济一点,不至于死人就行。”
宋成华却严肃起来,反对道:“你以为国家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吗,你以为领导们不知道有人饿死了吗,这些事会有人来管的。”
见赵繁还是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宋成华叹了口气,告诉他:“你知道上面为什么派我跟着你的视察小组吗,就是怕你犯傻,几年前干旱,你为了两个女知青偷偷去黑市买粮差点丢了小命,上面是怕你再冲动,赵繁,你很有能力,你的能力能做更多事,能救更多人。”
赵繁却质问宋成华:“更多的人和一个人,哪个更重要?”
这话宋成华回答不了,理智上是更多人重要,可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为了更多人放弃一个人,这不是数学题。
宋成华最后还是拒绝了赵繁留下粮食的要求,只是说附近的县城会想办法安置这些人。
赵繁冷静下来后没有再坚持留下粮食,只是接下来的视察,他脸上再也没有带上笑容。
不只是笑容消失了,赵繁每天工作结束后都会在书桌上奋笔疾书,宋成华看了赵繁写的基本都是扬水工程的进度计划。
“那天我语气不太好。”宋成华不想因为这次的事情影响赵繁的心性。
赵繁是很有才华,但他太年轻了,给他布置任务的时候,上面的领导总会很慎重,就怕影响他的成长。
如果是和平年代,像赵繁这样的人才,国家一定会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会给他更多积累经验的时间,可现在,国家没有时间给他。
赵繁手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