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余威震慑,是否该留退路(1/3)
烈焰滚滚,浓烟冲天。
焮天铄地,金蛇乱蹿!
长达十余里的木制水寨,再加上数百条战船尽被点燃,其烈火的威势,堪比原本历史上的赤壁之战。
公孙度通过这一把大火,保住了两万多兵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自己的颜面。就如同原本历史上的曹操,每当谈及赤壁之战,都会说……孤自烧战船,徒使竖子成名。
以后,公孙度也可以这么说。
籍此便可以不承认自己失败,而以“转进”、“战略转移”、“转征”、“转战”等词汇代之。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的名词都特有意思,比如说:“调研”、“考查”、“失足女”、“同志”、“小三”、“盖章辛苦费”等等。
能不能明白。
全靠“悟性”和“慧根”。
在这种环境中“酒精考验”的人,烂船也有三斤钉。
……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也阻挡了大夏军队向旱寨的进攻。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大火并没有波及到旱寨,因为人家公孙度也没那么傻。那些战船都是开到靠海一侧才放火点燃。
而且,旱寨与水寨之间还隔着一块沙滩。
海边的旱寨与长江边的旱寨是有些不同的。长江边上的旱寨是沿江堤而建岸墙,但是,海边却不能这样做,因为有涨潮落潮。
还经常有风暴。
刮大风时,浪高十几米。
所以,海边的旱寨的寨墙必须建在沙滩外围。
由于大火的阻挠,大夏的舰队无法立即推进。不得不暂时退兵,先退往外围的岛屿上休整,待沓氏港的水寨烧完之后,再去攻打旱寨。
……
公孙度也回到了沓氏县城,召集手下的文武群臣商讨当前的战事。谋士谢蹊对公孙度道:“咱们还是低估了陶浪子军队的战力。依微臣看,咱们还得做出更周全的打算。”
公孙度挥了挥手,示意谢蹊接着说下去。
谢蹊道:“首先,咱们需要调集更多的军队,全力死保岸上旱寨和沓氏县城。失了水寨,对咱们的士气打击很大,若是旱寨和沓氏县城再失,则大夏军十几万人马长驱直入,咱们辽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