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图书室(1/4)
相比较起给每个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严文斌赠送整个图书室,这个帮到的就是整个学校了。qiweishuwu
通过这次帮扶行动,也让严文斌想起了自家枣林村小学好像也没有图书室,借着这次的机会,也给自家村小学捐一套图书室出来。
至于说枣林村有没有留守儿童,可以说几乎没有,因为它的位置决定了村里的人不需要背井离乡去很远的地方打工,再加上这一两年与骏生医药合作,家家户户都在种植中药材,哪还需要去外地打工,坐在家里就把钱挣了。
来到省城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上下三楼转了一圈,每一家经营的类目都不同,经营课外读本的也有四五家,按照一个学校一个图书室三百本的最低标准配,一家店他也配不齐。
严文斌找了三家规模比较大的图书批发商,把三人叫到了一起,每家给一百种课外读本的订单,每一个订单就是一千六百本,这在任何个店铺都算是大买卖了。
找三家一起来做这个买卖,主要是能把货配得齐,另外三家在一块有个好处,可以互相压一压价,最后基本上是以六折的价格拿到的,就算是这么的低的折扣下来,最后都花了将近十万块钱。
现场敲定了价格,也都全额付了款,要求三天之内这三家老板把书发到石州县即可。
从图书批发市场出来,严文斌又直奔省城的旧货市场,这里虽然也有出售旧货,但更多的是卖一些新的家具,厨房用品以及货架等等。
来这里主要是采购一批图书的陈列架,村里的小学大概率应该有空余的房子,但是摆放图书的陈列架估计没有,所以这一块也要考虑到。
订了十六组货架,也是让物流发回石州县,这倒是没有花几个钱,总共几千块钱,毛毛雨了。
上了省城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把两件事情办完也已经到了六点多,天已经黑了,但是严文斌仍然开车连夜赶回了石州县,其实也没多远,左右不过两个小时的路程罢了。
接下来两天的时间内图书以及货架陆续的到位,这些东西全部暂时先拉到旧中药厂院内,等待分拣。
要把这所有书以及货架分成十六份,然后标注上每个学校的名称,到时候发放的话就不容易出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