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2/3)
拒了对方宴请的意思。
那上一任的丰都知县也是个心思细敏之人,在看出张恒志并不是假意推诿之后,便没有再强求,而是雷厉风行的带着张恒志进行起了各项交接的事宜。
首先要做的,就是新官上任后的行礼。
而这行礼二字看似简单,实则极为隆重繁琐,且不能不做,还一定得做好。
因为按照礼法,对到任、排衙、接印、见官、祈祷、庆贺、诏赦、斋戒、护日月、忌辰记、朝觐、离任等礼仪都有详细、严格之规定,如果行礼之人稍有不慎出现“失仪”之举,最轻者也要罚俸,重者还会降级、丢掉官职,甚至判刑,是以即便是张恒志这等平日散漫惯了的人,对此也丝毫不敢含糊。
他在前任知县的带领下,先是一一完成了新官上任后需要做的接印之礼、排衙之礼、见官之礼,接着才开始着手真正的实际上的钱粮账面的交接。
首先,张恒志要查看的就是六房各科的一些关键记档。
以吏房为例,需要了解本县有多少正式的在编、候补官员,衙门中有多少吏员,有无在籍丁忧事故,以及僧道阴阳医官的具体数量。
再到户房,需要了解本县夏秋税粮、丁差徭役、杂课等项,以及具体有多少地亩,每年要向朝廷缴纳多少定额赋税,留作地方公用的又是多少,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登记在册,无需弄虚作假的明账,是好查的。
真正难查的其实是那些明账之后的暗账。
所谓暗账,就是说一些地方官府,明面上记录在册的是老百姓每家每户每年的税收是一两银子,可实际收账的时候,却以种种借口,额外多收了几分甚至是几钱,加在一起,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贪腐数额。
说来可能令人讶异,这些,不是当初说赏识他的新通判交给他的,也不是他再长治县共事了多年的长治县县令教给他的,而是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教给他的。
他好像除了平日里常说的那些鬼神之事,便深谙这些贪腐官员背后的门道,平时有意无意的,总是会向他透露出一部分。
张恒志听着,便也都记在了心上,眼下倒是都用上了。
还好,这丰都县的前任知县并没什么暗账可查,张恒志盘查了几日后,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