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杨庆和来家(2/3)
你这个秤杆,说不准就是哪个王爷或贝勒府里出来的。”
可以看得出,杨庆和是真喜欢。
“我想车…”
“千万别,留着,这不仅有木料本身的价值,还是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破坏就太可惜了。”
在这方面,赵源是听劝的,等以后有机会吧,再找个好料子给柒老做个玩意。
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还是非常感激柒老和齐奶奶的。
两人坐回小桌前,赵源先将兮甲盘拿出,杨庆和自己带的东西就很全,
从口袋里拿出一副手套,边戴边道:“小赵,要养成习惯,特别是青铜器这一类,大多是出土物,最好戴个手套,
之前有个朋友,过手青铜器时不小心被割伤了,当时没注意,结果最后挖了一块肉。”
赵源有些庆幸,他没有看走眼,杨庆和是个不错的人,从进门到现在,甚至包括昨日在他店中所言,可都算是发自内心的了。
“谢谢杨叔。”
杨庆和这会没在意他称谓上的变化,一双眼睛已经陷进了物件里,从上衣口袋里又拿出一个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看着。
越看杨庆和的面上喜色越盛,许久放下放大镜道:“保存的太好了,难得啊。”
“我感觉这是真的,杨叔,你能给我讲讲吗?”
杨庆和也不意外所谓的感觉,很多古玩爱好者,培养的就是第一眼的感觉,
他见赵源问及,也不藏私道:
“这个盘有明确记载,出土于南宋,所以不可能是臆造品,与记载的出入肯定不大,
看青铜器,首先就是看锈质和包浆是否自然,这一点我不赘述,光靠说你也不理解,相信你也有这眼力,
什么红斑绿锈,现在做假的也能很轻易的做出来,但做出来的均匀呆板,这就不用我说了。
这一件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具备出土,也就是生坑的特色,也具备传世,也就是熟坑的特色。
生坑货包浆看三层,第一层灰黑,第二层红褐色,第三层深或浅绿、靛蓝皆有,
而熟坑层次较少,多为黑褐色或枣红的地子,我们俗称古铜色,当然色泽并不单一,局部也会有蚀骨的浅绿或蓝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