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太子联手各世家(1/3)
李建成的质疑直指要害,这是他们昨晚上就讨论好的,李世民运这么多盐过来,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么多盐只能是买的,这是李世民无法辩驳的。
众臣一听也明白了,1万多石盐如果是粗盐,还有可能是自家产的,只要有一个大规模的盐池,使劲地挖,总能挖到这么多盐。但这可是细盐啊,要从粗盐中提纯出来的,他们都做过粗盐提纯,知道这需要耗费多少柴火、人力和时间。
要想在短时间内产出这么多的细盐,简直是痴人说梦。
只有向多家盐商购买,才有可能凑齐这么多盐。
不仅众臣这样想,连李渊也是这样认为的,他锐利的目光紧盯着高良才,看他如何解释。
还能怎么说,照实说呗。
高良才自信满满地说道:“太子殿下,这些盐确实是秦王府自家生产的。我奉了秦王的命令,前往莱州建立了一座晒盐场,而这些盐就是从那里晒制出来的。”
“胡说八道!”李建成喝道,“你以为我不知道晒盐能有多少产量吗?晒盐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有,但我从未见过能晒出这么多盐的。”
“太子殿下没见过,不等于没有。”高良才毫不客气地回击了他一句,不等他发作,迅速掏出了一叠文书。
“我去莱州建立晒盐场,有莱州的官方文书为证,请大家过目。这是地契,这是雇佣当地工人所需支付的工钱,还有请莱州刺史组织囚犯搬运这些盐上船所需的工钱,都有莱州府的大印作为证明。”
李渊示意御前内侍将文书拿过来,仔细阅读后,对群臣说道:“这确实是莱州府的官方文件,证明秦王确实在莱州建立了晒盐场。既然如此,秦王运来的盐就是自家生产的,并非交易而来,不是行商贾之事。”
看着文书上的数字,李渊不禁心头一震,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竟然产出了200石细盐,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这些文书只是冰山一角,只需要证明这次的200石盐是在莱州生产的就足够了。如果所有的文书都摆在他的案前,那庞大的数字简直会让他吓傻。
尽管如此,他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眼光,这次的晒盐法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晒盐法,产量简直惊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