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缘分(5/11)
一边的萧晴,又做了个口型:“救命啊,怎么回答啊”,并用手指作了个小揖,哼哧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低头尴尬笑笑说:“报告老师,就是吧,您这问题有点大,我……不会儿。”
“坐下吧,李同学你要能把聊天的时间用来听课,成绩一定能上来,萧晴,大小姐,你来说说”随后用手指敲了敲萧晴的课桌,此时,趴桌上嘴里嚼着半根果丹皮正嚼得香呢的萧晴,嘴里塞了一嘴正说不出话来,翻出一个痛苦的白眼,站起来,突然被叫起来,她也有些猝不及防,赶紧咽下了嘴里的东西,站起来陪笑道:“张老师,您别这么叫,这不是折我寿吗
“藩镇割据”是吧,这题……这个题有点大,不过前俩天,我看了这么一本书,上面是这么写的“唐太宗以神武之路,起定祸乱以亡天下,……,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业,于是乎,籍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尤以为未也,……。”
“说白话,讲大家听得懂的”张建老师不耐烦的看着眼前的学生说道。
“就是说吧,在太宗李世民时,他凭自己的雄才伟略平定了祸乱,称王天下,但他所谓的巩固占有天下的威权,以留给子孙的权力尚没有建立起来,于是他置兵于各府之中,置将于各卫,据守边关,以控制天下,把士卒置于府的管辖,那么将领就不能在朝廷内专擅大权,把将置于卫就不会有士兵在外发生暴乱的祸患,这就是唐朝的“府卫之制”简单的说就是把兵和将领分开,太宗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征讨四夷,对敢于犯边的少数民族,比如李世民攻破突厥,灭吐浑,征高丽,亲征辽东等,这些都是为了立权稳固君王的权势,而到了武则天时期,独霸朝纲,得到了天下的权力,不过在对待藩镇问题上,并没有大的改变,而到了玄宗后期,承平日久,府卫之制,已经基本名存实亡了,权力都慢慢跑到边将手里了,而唐玄宗后期又疏于管理藩镇,这就出现了玄宗末期宠幸安禄山的局面,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唐王朝虽平息了叛乱,再造王室,但是天下之兵之权皆为藩镇所有,就是说权力已经被分散于藩镇节度使手中,后来到肃宗时期,君王要媚下以自保,靠臣子手里的权力苟且偷安,比如咱们熟悉的京剧打金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