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3/7)
辟邪的,怎么能给小孩子玩呢,放在家里也不太好。
最好挂在门框上,算个物件儿。
可现在是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挂灯笼、贴对联、剪窗花,谁挂个破铃铛啊。
何雨柱就说要不就当铜卖了,能值两三毛钱。
主家自然不乐意了。
两三毛钱太少了,还不如留着。
何雨柱就说他愿意花钱买。
一番拉扯后,主家就给卖了。
毕竟,这玩意留在家里膈应人,不吉利,挂在外面也不好看。
还不如卖了换成钱呢。
破烂侯听了何雨柱的法子。
“嘿,没想到你小子还挺精明的。”
“那你知道这只虎头铃铛的来历吗?”
何雨柱笑了笑,将这只虎头铃铛很可能跟和珅有关的猜测讲了出来。
破烂侯大感意外。
“你怎么知道的!?”
何雨柱:“恰好读了一本关于清朝历史名人的书,见过和珅的简介,再结合铃铛的年份,大概猜出来的。”
何雨柱嘴上这么说,其实,他是从大圆盘里听破烂侯讲的。
属于是拿破烂侯的见闻在他本人面前装逼了。
破烂侯听了徒弟除了看他给的书外,竟然主动开始读起别的书,倍感欣慰。
‘是个好学的好苗子!’
这一行,不怕你天赋高,就怕你不知道学海无涯。
对付这些老物件儿,那都得有一颗敬畏之心。
因为每一件老物件都有属于它们的故事。
你能从中发现它们的故事,并将它们从芸芸众生中解决出来,那就是大功德。
好!
很好!
“雨柱,从明儿起,你就跟我学上手吧。”
何雨柱意料之中地点点头,“好!”
他早就眼馋破烂侯这满屋子的老物件儿了。
今后终于能上手了。
当然,上手最关键地是破烂侯的经验传承。
比如一件清末的盘子,何雨柱上手后,破烂侯就会告诉它,这盘子为什么是清末的?有什么特色?有什么来历?有什么故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