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放贷(3/4)
三,开口问道:“什么不是和尚事?”
这一问,让很多人纳闷了,更有人问道:“和尚不是很多事都不做的吗?难道所有的事都是和尚的事?”
义净笑了:“大家觉得呢?”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有人不言不语,不知道义净律师为什么突然这么问。义净见大家困惑,于是讲了一个故事:在闽州有一片山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但因为缺少合适众人行走的山路,于是,很少有人去那片山里。有一位僧人发愿要修一条适合所有人利用山里物产的路来。于是,这位僧人就在山里盖了一个茅草房,形成了一座寺庙的雏形。此后每七天下山化缘一次,斋饭不够就采点野果子补充,其余时间,这位僧人每天早起就开始修路,直到晚上才回到茅草屋里休息。“大家猜,这条路修了多久?”
义净问。“多久?”
有人忍不住附和道。“用了这位僧人的后半生。在他立志修路的时候,他还在三十出头的壮年。等到他终于将山林和寺庙之间修起一条道路,他所搭建的茅草屋已渐渐变成了砖石砌成的寺庙,寺庙里也已渐渐汇聚了十余名僧人。这位僧人总结自己的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修了一条路。所以,他最后的愿望就一个:在他死后,将他火化,把骨灰撒在那条他用了三四十年修成的路上。”
义净讲完,看到大家在沉思,于是问道:“大家觉得,这位僧人是不是傻?修路是僧人该做的主业吗?”
“是呀!是呀!修路不是应该交给官府,官府最后找老百姓一起去做吗?”
有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但是,你们觉得这位僧人不应该修路吗?”
义净又笑着问道。“他做的是利益众人的大好事,为什么不应该做呢?”
有人回答。“是的。这就是我说的:什么不是和尚的事?”
义净回答。“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的事,僧人都是可以做的,无论是修桥,还是救人,还是下田劳作,僧人都可以参与。”
大家听了义净的回答,忍不住点头。义净接着说道:“土窟寺所营的是无尽藏食。什么是无尽?德广难穷,名为无尽。什么是藏?无尽之德苞含曰藏。因此,如果能做到出生业而用无穷,那可是利益众生的大功德。寺庙里,各方施舍的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