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诗词浅解(1/4)
小周道:“这首诗国人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但你有没有感觉到它浅白的有如开水,有意思,有意义,但没有底蕴,没有深度。”
“当然,它表达的意思有非常积极的一面,这首诗还是为革命时代的最大的时代强音,如果按音律,它的原著文字中有,中文翻译就没有,如果按韵味则它就有鼓励激动人心的积极意味,字面意思亦简单,但如果说意境,则不多。”
“就有那么一点点,从这个角度,它就算属中等上的诗,不属上乘。反过来,阿拉伯文学中的《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里边有许多诗歌,倒是有一些意境,经常会用月亮比喻女人,又会用玫瑰和花比喻女人,它的意境就会深远的多?还有沙翁里的诗,还是挺有意境的,但如果和中国古诗词、曲、辞、赋、骚来比,就差许多了。”
小刘笑道:“周大人,你又有什么高见呢?草民洗耳恭听。”
小周嗔笑道:“就你油嘴滑舌,又说一下唐朝杜牧的《清明》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听到这一首诗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小刘笑道:“第一印象是在一个小雨纷飞的清明,路上的人应该刚从野外踏青祭祖回来,还未完全从愐怀先人的情怀中收回伤心的魂,走在路上,就问过往的放牛牧童:哪里有酒家呀?想借酒消愁一下,放牛的牧童就指了指远处有酒旗翻飞之处,有呢!在那边有一个杏花村处就有酒家。这是第一印象,而且在这过程之中很容易就联想到自己。清明时节雨纷纷时去拜山祭祖的情景,心中自然而然就有戚戚感。就这些。”
小周笑道:“你这已经很不错了,对,因为中国人大多数人都有在清明祭祖的习俗,而且因为中国所处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又处在北半球,又是在北纬4度到北纬66度之间,又刚好处在亚热带海洋气候,因此,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的清明时节,大大多数都是细雨纷飞的时节,这就有了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但假设现在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南美洲的华人在当年,亦是在公历4月5日这天,中国人传统的清明节来祭祖,则基本上没有了‘雨纷纷’这一特殊的景致了。哪怕是埃及中东的华人或新加坡的华人,应该亦没有了这一个情景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