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陈记糖水不好吃了?(1/5)
郁贲开口:“说说公关团队的看法。”
关晞想了想,说:“bot项目的公关意义大于商业意义,但也不是没有商业的可能。”
会场众人纷纷抬起头,陈家娴也抬起头。
她会怎么做?
关晞说:“我一直主张,我们讨论文化,讨论的不应该是阳春白雪,而是‘人应该如何更好地生活’。评判文化的标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文化本身不属于少数人。文化属于大众。”
“而西关,就是最好的例子。西关文化的核心在于‘包容’——古往今来的西关,豪富巨贵,戏子下九流,武夫贩卒,国人洋人,男人女人,每一个人,都平等地被西关接纳。因此,西关的bot模式与欧美不同。不仅仅是政府-企业共建。而是政府-企业-大众共建。找到大众心中的‘靓’。”
关晞顿了顿:“打造文化产业不是修缮旧房子那么简单。我们要强调西关文化的包容性,将长乐坊打造成容纳多种传统文化的娱乐园区,用大众能理解的方式去展现给大众,而非孤高地自说自话。”
潘乔木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没有开口。
设计主管率先反对:“传统文化,叫好不叫座。对大众的引流能力非常有限,即使引流成功,转化能力也非常有限。难道你要用传统文化将市民的人流量引到长乐坊?不可能。”
陈家娴点了点头,想起自己的小红书。她依旧在兢兢业业地发物料,但粉丝数量只有11。
在自己评论区对传统文化的一片夸赞声中,这个关注数据非常现实,也非常惨淡。
关晞说:“既然传统文化能叫好,公关团队就使劲叫好,把‘好’叫到最高,如果叫好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叫座。这将是公关的职责。”
设计主管立刻指出:“叫好和叫座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
关晞说:“我们是bot模式,国家引导是我们的限制,也是我们的助力。现在国家针对弘扬传统文化、非遗,有很多优惠政策。如果我们能‘好’到一定程度,我们获得流程与政策扶持的可能性,也会同比增长。”
潘乔木笑了:“你说的全是假、大、空。说来说去,你知道怎么盈利吗?文化产业的最大痛点,是盈利!是自运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