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风雨归舟(3/4)
不是因为这写下联儿的纸张一看就是新的,也不是因为这下联儿的字虽然是在模仿上联儿,但却又模仿的不太像。
而是这下联儿上竟然写的是“背阴窗根狗尿苔”七个大字。这简直就可以跟“一行征雁向南飞,两只烤鸭往北走”相媲美了!
“伯父……你这对联儿……简直是……太妙了!简直可以跟‘上天言好事,下地醋歹炮’相提并论了。”杨晓风一边笑一边说道。
“晓风,不瞒你说,这上联儿是我在沈阳道淘换来的。可就一个上联儿挂在那儿它不好看呐,所以我就自己写了个下联儿挂上了。”柳三爷得意的说道。
“爸,您又跟晓风显摆您这半套画儿和您那半副对联儿了吧?”
两人正笑着呢,没跟杨晓风一块儿来书房的柳岸月端着茶水走了进来。
“还真让你说着了。不过这半套画儿跟这半副对联儿都没蒙住晓风。”柳三爷笑着说道,可突然他又脸色一正,问杨晓风道:“晓风,你的名字是哪两个字?”
“晓就是‘春眠不觉晓’的晓,风就是‘小楼昨夜又东风’的风。合起来就是早晨刮风的意思。”杨晓风面带微笑的答道。
“哦,是吗?”说罢,柳三爷起身来到了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提起笔来,可却发现砚台中的墨迹已经干了。于是杨晓风赶忙在砚台里到了点儿茶水,又帮柳三爷研好了墨。
然后就见柳三爷舔饱了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的写了起来。待写完之后,在一帮静观的杨晓风和柳岸月均是不约而同的抬头看了对方一眼,但紧接着又把头低了下去。
原来柳三爷写的正是柳永那首非常著名的《雨霖铃》中的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这一句,却正好暗含了杨晓风和柳岸月二人的名字。
“来。”写完字后,柳三爷扭头各看了自己女儿和杨晓风一眼之后,却把毛笔递到了杨晓风面前。
柳三爷的举动让杨晓风先是一愣,但随即接过毛笔,在柳三爷写的字右边写到: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正暗含了柳三爷的名字。
“好字!”柳三爷先是赞叹了一声,然后又问道:“你父亲怎么称呼?”
杨晓风没有答话,而是接着写到: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