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摆摊(1/3)
老刘叔一听她说自家孩子弄得东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宋家疼的跟眼珠子似得宋岁安,这年头谁家不想多要几个男娃娃啊?长大了就是家里的劳动力,女儿有什么好的,刚养大了可以给家里干活儿了就要嫁到别人家里去了。
也不知道这宋家怎么就跟打架不一样,疼女儿比疼儿子还厉害些。
老刘叔知道,这东西肯定就是这个丫头琢磨出来的,不然宋家怎么可能因为一个男娃子想的东西专门去一趟城里?
不过这些是别人家里的事情,他也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就带着他们进城去了。
牛车比人走的快些,不过到城里也用了两个多小时,宋岁安在心里估算着时间,觉得篮子里的春饼应该是快冷了。
心里有些叹气,看来要做生意,这工具也是很重要的啊。
他们到了城门外面老刘叔也不走,就提醒宋奶奶,
“我就在这里等你们,你们到时候办完了事情就在这里来找我就行了”
宋奶奶答应了,提着篮子带着宋孟冬三个孩子就进了城。
他们也不是没有目的性的走,他们非常有目标性的往书院的方向走过去。
这会儿可没有什么九年义务教育,这会儿能读书的都是家里小有资产的人,就是没有多少资产,也不会亏待了读书的人,就好像他们家里,宋仲秋在学院里读书,他的用度就是最好的,虽然宋家不能给他特别多的银钱,但是平时也没有苛待过他。
所以宋岁安的目标客户就是书院里的学生,她也想过要去码头上卖的,不过她这一个春饼准备卖五文钱,而且一个春饼就这么大,根本不管饱,码头上的工人一天也就几十文文钱,哪里能够舍得这么吃啊?
可是卖低了她会亏啊,她当然也是不乐意的。
他们走到书院的时候,看到书院的旁边摆摊的人还不少,卖的都是一些糕点,馄饨这样的吃食,再不然就是摊的面饼,不过就是那么一张饼子,并没有宋岁安做的春饼这么多的食材。
他们挑了个没人的地方把篮子放在地上,旁边是一对摆馄饨摊子的中年夫妻,见她们老的老,小的小,穿着朴素的很,还提着两个大篮子还以为她们是来卖鸡蛋的。
就好心的提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