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万年枝(3/6)
作忙碌到血压升高自己和周围的人通通都不知情,姚禹梦内心百感交集。
这段时间因为埃博拉疫情的影响,中国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全体都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上。
他们总结了中国医疗队成员密接但没有感染的经验,在医院全面推广。
他们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洗手戴口罩的规章制度,对医院环境及时消杀,完全按照规程处理医疗垃圾废物,在姆那瓦萨教学医院第一次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的概念。
多部门配合多管齐下,终于实现了姆那瓦萨教学医院之后在此次疫情中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
作为援非医疗队的成员,姚禹梦太了解援非工作中所面对的各种艰难险阻了。
她一个年轻人刚来玛喀提的时候都经历了各种生活不便和水土不服,而这些困难相较工作中遇到的困苦,那真正可以说是班门弄斧、小巫见大巫。
因为玛喀提常年战乱人口混居,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很低,这里的语言系统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仅仅学会一种全国通用语是远远不够的。
由此造成的语言不通、沟通不畅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暂且不提,这里医院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效率完全不能和国内医院相提并论。
手术室排期只截止到下午四点,医护们大部分都没有加班的意愿,对援非医疗队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坚持赶到医院为急需治疗的病患接诊感到不可思议。
除此之外,那些来自上个世纪由我国捐赠的“老爷”设备,那些时断时续时有时无的氧气供应,那些不是缺这就是少那的手术器械每一个都曾让姚禹梦愤懑不平,焦急无奈。
但是看到那些耗尽微薄的家底,赶很远很远的路才能艰难到达姆那瓦萨教学医院的患者,看到他们渴望求生的眼神,看到他们对医生毫无保留的信赖,看到他们病愈后感恩的笑脸,看到他们对医疗队发自内心的敬意,姚禹梦就忘却了一切援非路上的挫折磨炼。
他们是她无所畏惧,勇敢向前的动力来源。
人心所归,唯道与义。
这一点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不论人种,不分性别,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他们千里迢迢背负着责任和义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