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抛绣球(5/7)
才成为中国政府出使其他国家的友谊使者,才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真正殖民过非洲的,恰恰是如今大放厥词的西方殖民列强。
历史上西方列强除了长期进行罪名昭著的“三角贸易”,长期贩卖黑奴之外,还控制了整个非洲的贸易和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浪潮席卷全球,他们表面退出非洲,实际上对非洲进行了真正的“新殖民主义”剥削,把非洲当作原料供应地和产品倾销市场,使非洲长期遭受双重剥削,造成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单一畸形,无法长足发展。此外,欧洲列强还有意识地在非洲推行新的语言,草率划分新的部族,制造民族矛盾,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他们煽动宗教情绪,挑拨宗教冲突,严重破坏了非洲传统的社会和经济秩序,使得非洲国家在艰难的独立后,一直不能正常地发展民族经济,因而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甚至直到今天许多决定非洲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工业、矿产业、制造业等重要领域仍然被西方跨国公司所操纵。
西方殖民者在非洲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在欧洲殖民主义统治下,非洲的铁路、公路、港口、滤水厂和发电站从未有过整个大陆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而二十年来,中国在非洲建设的基础设施比西方几个世纪的还要多。
在对非援助的同时,中国却从未以慈善家自居,多次强调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是施舍,而是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交往。
其次,他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在地缘、地位等硬件因素上实现历史性跃升,而且也能促进沿线国家在制度、文化等软件因素上实现跃升,从而从整体上促进沿线国家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交往中实现发展。这是以超越现代性及其逻辑为前提的,蕴含全球化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也是推动全球化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安排。宣称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推进“新殖民主义”的言论,并不是站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立场得出的结论,而是基于西方自身霸权主义立场的外部性反思的谬误。共建“一带一路”恰恰是对西方“新殖民主义”做法的挑战,是助力沿线国家去殖民化。
最后他甚至引用了主席的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