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发(1/3)
从北京京航大学东门出发,奔驰车沿着学院路,进入西土城路,而后进入二环路行驶。石阿姨专心开车,偶尔和徐升说几句话。
我看着窗外疾驰的车辆,行驶匆匆的人群,北京初秋的景色。
等待红绿灯的时候,可以看到街道上已经在布置鲜花,他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迎接我们伟大祖国母亲的生日。
王亮的一句话打破了沉默的气氛。
“潘家园啊潘家园不再只一个北京的地名,潜移默化已经成为我国古玩市场的符号。”王亮感慨道。
“那潘家园为什么也被称作为‘鬼市’?难道”徐升问道。
“这个称呼要追溯到晚清时期。当时,一些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不得不拿出家中的古玩,在凌晨站街变卖。规矩是看货不问价,照货不照人,钱货两清,离开概不负责。买家和卖家零零星星的灯火,如同‘鬼火’一般,所以被称为‘鬼市’。”石阿姨说道。
“这样啊,那后来呢?”徐升追问道。
“1992年,在京城的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潘家园是国内最大的文玩市场,也是值得你们这些学历史的孩子好好研究的一个地方。”石阿姨回应道。
“你们知道吗?还有一点潘家园是最牛的?”王亮说道。
“什么地方?潘家园是全国最大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我答道。
“非也。”王亮摇摇头,说道。
“潘家园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徐升说道。
王亮又是摇摇头。
“潘家园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顾滢说道。
“不对?”王亮答道。
“儿子,别卖关子了,说吧。”石阿姨看不下去,提醒王亮道。
“文宇,介绍少林寺,你们河南人说的是什么?”王亮问道。
“河南嵩山少林。”我立即答道。
“徐升,你们提到庐山呢?”王亮接着问道。
“那还用说,江西庐山啊。”徐升答道。
“顾滢,杭州人介绍西湖呢?”王亮又问顾滢。
“杭州西湖。”顾滢答道。
“而潘家园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