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3/6)
【知识和文化都掌握在过去六国勋贵后人的手中,普通百姓接触不到文字,更不用说出人头地了。】
【其实科举制度其实就不错】
【可惜百姓识字率实在太低,现在拿出科举制来……参加的恐怕也只有那些六国旧人吧?要是全让六国人上来,怕是始皇大大也不会放心。】
【要是始皇大大能让更多黔首识字,再开启科举,让天下有识之士到咸阳城来参与考试,择优录取,再加上部分六国旧贵,想来始皇大大也能放心不少,同时也能比举荐制度更公平公正吧?】
胡亥思量半天,又觉得自己太过激进。
他摇摇脑袋:【胡小亥啊胡小亥,饭要一粒粒吃,路要一步步走,咱们先让老百姓学点字,能够看懂宣传单,未来再说这科举制度吧。】
却不知始皇帝心中已是掀起惊涛骇浪。
商鞅变法以前,秦国与其他各国皆是世官制;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则转为察举制,由地方官员推荐,再经上级官员审查,以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各方面评分,择优录用为官。
事实上从御史大夫冯劫查实的案件中不难看出,察举制度全靠地方官员举荐,并无量化之数,又何尝不需要人情的存在?
就是朝堂之上……
始皇帝若有所思地扫过满朝文武——父子同为朝上官的冯劫和冯去疾,蒙武、蒙恬和蒙毅,乃至祖孙三代的王翦、王贲和王离。
始皇帝掩盖眼底的思绪。
() 他笑眯眯地夸赞道:“胡亥说得很好。”()
胡亥登时精神大振。
☉本作者年糕粉丝汤提醒您最全的《穿成胡亥后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尽在[],域名[(()
他昂首挺胸,小脸上明晃晃写着四个大字:再夸一点。
始皇帝训人是一把好手,夸人却是个新手。
他绞尽脑汁,才干巴巴蹦出一句:“胡亥的画画得非常有特点,目的明确,画得很好!”
胡亥看着简笔画:“……”
始皇帝继续夸赞:“胡亥记下了仙人所讲,特别聪慧。”
胡亥眯着眼睛,瞥着始皇帝。
始皇帝灵机一动:“不愧是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