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汴梁群臣议事 金殿异变突发(2/4)
底下还在争论,赵佶也无力言语,就在朝堂全无秩序之时,只见一年轻人戎装入堂,金甲御剑,白袍披挂,眉宇之间甚是英气勃勃。
要说这金殿之上敢于戎装,除非是皇帝特许,否则几乎就是谋反了。可此人不但入殿毫无阻拦,朝臣见了这人也顿时闭上了嘴,金殿一时间安静下来。
只因这人正是皇太子赵桓。
朝臣抬眼看去,平日里喜爱诗词花石的太子,今日却是大变样了,全无往日的悠闲模样,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英气。
金殿上的朝臣面面相觑,也有一部分人的眼神交互之间颇有意味。
赵佶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端正了一下身体:“太子不在东宫,来这殿上做什么?”言语之间颇有怒意。
原来,就是这两年,不单赵佶,还包括许多朝臣早已发现,本来纨绔不堪的太子好像一夜之间变了性子。
原来的太子,喜爱诗词歌赋,花鸟鱼虫,与自己老爹如出一辙,可是不知从哪天开始,这太子渐渐的迷上了打猎,每日里扔了纸笔,换上雕弓骏马,在京城周围四处游猎。
有时候甚至一连十几天不知跑到什么地方,有人说他,也不在意,赵佶申斥,这太子还搬出汉武帝当年喜爱游猎的事儿。
后来,赵佶发现这太子居然暗地里结交朝臣,更与很多武将私下来往甚密,其中不乏军权在握之辈。
联想到几个武将官职的调度,赵佶不禁如芒在背,这太子一党仿佛织起了一个大网,渐渐的渗透到了自己身边。
就在几个月前,赵佶在蔡京的建议下,借着处理宗泽的由头贬了数个与太子交往甚密的官员,甚至流放了几个太子提拔的武官。
在蔡京与王黼的安排下,剪除了些太子羽翼,赵佶便又找个借口,将太子束缚在东宫,非有令不得出门。
若不是北方战事紧急,赵佶这时候已经废了太子,另寻贤者了。
只是与太子关系亲近的官员多是武将,正是战时,不便动手,没奈何才同意了高俅带着与太子无关的十节度出征。
不料十节度兵败,高俅身死,对外正在手忙脚乱之时,内部这太子却从东宫出来了。
面对赵佶的询问,赵桓挺直了腰杆,丝毫没有下拜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