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 章 徽宗安心做后宫 太子庙算出重兵(2/3)
世,奈何投胎帝王家!”
正自感叹时候,有人递过来两份战报,第一份便是张叔夜的,原来这南军假借勤王之名,挥兵北上,实为反叛,自己正与之纠缠,只是贼军调度有法,进退有据,更兼多骁勇之将领,自己也是只能苦苦支撑。
赵桓当然理解张叔夜的痛苦,当即回信,将军在外,一切均由将军定夺,战不利时当向北而退,与我汇合。
另一封便是前线与汉军战败的消息。
赵桓眉头紧皱,他现在已经知道,汉军之患,就在眼前,若是自己死守此地,就算是守住了汉军进攻,但仍旧腹背受敌,恐魏军渔翁得利,若是不战而走,效仿唐明皇,只怕失去民望。
眼下金国和西军都没有动静,远水解不了近渴,思量一阵之后,赵桓匆忙换了衣服,叫上苗傅、刘正彦两人作陪,连夜去往皇宫。
这时候,赵佶也没有睡觉,他虽然知道自己只是傀儡,但仍然自得其乐,此刻正在后宫之中与两个宫女饮酒。
自从朝堂之变之后,饮酒和寻欢作乐便是他的日常,赵佶时常自比李渊,对此,赵桓甚是放心。
“吾儿夤夜至此,是要与朕共饮么?”看着面上有些焦急的太子,赵佶玩味的说。
赵桓并没有跪下,只是拱手一拜。“父皇,孩儿此次入宫,只是要向父皇讨一物,如今政事要紧,不得不连夜讨要。”
“是何物啊?”
“玉玺。”
赵佶闻言一惊,抬手赶走了宫女,斥退了太监,拉住赵桓的手,低低的声音道:“吾儿欲称帝邪?”
赵桓摇了摇头:“非是如此,乃是处理军务。”
赵佶并没有问是什么军务,反倒是接着说:“吾儿欲承大统,朕索性让了就是,你我仿照贞观之事便可。”
赵恒道:“父皇且不要生疑,孩儿只是见时政危急,才越俎代庖,匡扶宋室,待孩儿平定反贼,自然还政于父皇。”
赵佶摇了摇头,沉默良久,轻轻的叹了口气,道:“且随你拿去。”
随后叫来太监,让赵恒跟随去拿玉玺。
赵桓转身要走时候,赵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吾儿莫非要独留朕一人在京中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