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余一帆的实验(2/5)
粒子,无论相隔多远,无论被什么东西阻隔,只要你动了其中的一个,或者观测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就一定瞬时发生相应变化。
而余一帆设计的这个实验,很是巧妙,并没有调用太多的资源,就在实验室中模拟了出来。
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对粒子的研究,或者说,就是“双缝干涉实验”的加强版。
他找到了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然后将其中一个粒子利用仪器射出去,再在途中添加了很多的仪器,用以改变粒子的自旋方向,再利用光的折射之类的原理,以及一些特殊的手段,让粒子的速度降低,也正是在这段极短的时间内,利用超精密仪器对两个粒子的状态进行确定。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因为粒子在整个“暗室”中改变自旋方向,也就是自身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具体是怎样的改变,却是无从得知,完全都是随机状态。
而因为量子纠缠的原理,在外面的粒子,却是能够反映出粒子的改变。
“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按道理说,未被发射的粒子,应该是实时反映了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可是现实情况却是有些让人不能理解。”
余一帆看着好奇的两人,继续道:“我在后来查看观测记录的时候发现,未被发射的粒子,其实只改变了一种状态,就没有再变化过了,而被发射出去的粒子,那个时候还未抵达观测位置,当然这并不算什么,在后面的结果里显示,被发射的粒子在最终状态,就是外面那个粒子的状态。”
“这也就说明了一个情况,在粒子还未抵达终点的时候,它最终的结果已经是确定了的……”
纵使粒子飞行的速度几近于光速,但是多少还是需要时间的,而就在这个短短的时间内,粒子会在“暗室”里面随机改变几次状态,可与之处于纠缠态的粒子,却是直接展现了最终的状态,直接跳过了全部的过程,甚至,比起发射粒子本身还要先一步展现出最终状态。
这一切都显得非常的不合理。
“啥啥啥?我怎么一句话都听不懂啊?”
黄俊一脸的奇怪,余一帆每一个字他都能听懂,可是全部连在一起的话,他却是发现,自己一句话都听不懂……
“我基本上都没有说任何专业术语了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