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鱼塘(2/3)
陆兵听的云里雾里的,他只知道好多肉,根本不知道养猪需要多么庞大的粗粮储备。
这时候马会计也走了过来,把账本递给了陆桢。
“村长,养猪养鸡粗粮消耗太大了,我们的库存快见底了。”
“明天你去酒厂,问他们买酒糟,拉回来跟混些蚌壳粉稻谷壳喂猪,充当粮食吧。”
“红苕挖出来也不要分了,让生产队做好解释工作,把红苕煮烂混着酒糟喂猪,只要第一批鸡换成了钱,再用钱买粮食喂猪,只要形成了良性循环,鸡生蛋蛋生鸡,日子就起来了。”
“好的村长,我这就带人去买。”
“不急,我们先去看看鱼塘情况怎么样了。”
三人走到鱼塘的时候,一群人正热火朝天的挖着,中间已经快有两人深了。
“村长,按照你的要求,最多三天就挖好了,水沟也连通河里了,堰坝已经开始蓄水了。”
陆桢要求就是从河里将水蓄满,通过水渠流进鱼塘,再从鱼塘的最下方开门放水重新流进河里,如果遇到丰水期就放堰坝,这样的话鱼塘里一直就是活水。
养鱼的数量也能提高不少,养的都是鲫鱼鲤草鱼这类耐活的鱼类,若是饲料调配的好,半年就可以出鱼,现在的鱼两三斤就可以了,再大了买的人就少了。
一条鱼平均都能卖到两块钱左右,一百亩鱼塘差不多能收个八十到一百万,而且也不用太费心,是陆桢最关心的。
猪会出现猪瘟,各种不可控因素,成长周期慢,耗费高,鸡价格便宜,只有鱼最好,只要水质管理好,密度不高,鱼就不会出大问题。
“这要四周一定要用粘土和水泥给他糊牢固,可开不得半点玩笑,明年大家能不能发财就靠它了,虽然县里给的材料不够,但是要自己想办法。”
“村长这个你放心,负责四周水坝的都是泥瓦匠的大师傅,肯定不能出问题。”
“走吧,回去吃饭了,顺便把这些账的材料做了,免得乡里追问起来我们还不知道多少钱,那不是闹笑话吗。”
“那我就去找刘雄,让他带人去去买酒糟了。”
马会计说完便奔着一队去了。
看着村里忙碌的景象,陆桢满意的点了点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