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孛罗贴木儿(2/3)
地发现陵墓情况说了,文教授非常感兴趣,听说我拍了碑文照片,当即让我拿出来。
我把照片发给了他,文教授直接在打印机上放大了打印了几张,给了我们一人一张。他自己拿起一张,拿出放大镜反复比对,看得非常认真,我们不敢打扰,退到一边,安静的坐着等待。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文教授叫我们过去,我见他把碑文摆在一边,旁边是几本文献资料,还有一本元史。
我和老泉在文教授对面坐下,文教授拿起碑文,严肃的说道,“这石碑上的文字,准确的说是回鹘式蒙古文,是元朝时期的官方文字。我简单翻译了一下,大概记录的是一个叫的大官生平,我简单记录在这张纸上,你看看有没有启发。”说着递给我一张翻译好的白纸。
我接过来粗略看了看,碑文上有这个叫孛罗帖木儿的大官的出身,生卒年月,还有一些生平简述。文教授又拿起一本文献,翻到其中一页,递给我。我接过来一看,正是记录的这个叫孛罗帖木儿的人。比碑文详细的多,我仔细看了很久,对他大概有了些了解。
文献上记载着,孛罗帖木儿,生于1313,卒于1265年。字国宾,出身散只兀氏,蒙古族族人,是元末时期著名的将领,官职最高担任过右丞相,书上说他从小异于常人,才华卓越,足智多谋,但性格骄横跋扈,是元末四川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之子。
早年随父亲镇压红巾军起义。其父死后退至井陉。 担任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公元1363年,卷入党争,与王保保争夺山西和河北地区的控制权,与元顺帝互为援引,随后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进攻大都,担任中书右丞相,天下军马大元帅。
1365年皇太子领军进攻大都,孛罗贴木儿兵败被杀,又有说法说他被刺杀于军中。
其中最吸引我的一段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答失八都鲁中红巾军反间之计,被刘福通所败,忧愤而死,孛罗贴木儿继任统领该部,继续与红巾军周旋。 刘福通领红巾军三十余万兵分三路攻入河南,元朝政府岌岌可危,孛罗贴木儿领兵十二万与刘福通决战,双方本来实力悬殊,混战一日夜,元军眼看不支,孛罗贴木儿亲自施法招来阴兵无数,大败刘福通。
同年三月,孛罗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