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策问策论(2/4)
白静静地坐在那里,他的目光依然专注地凝视着前方,仿佛没有受到官家出题的影响。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嘴唇紧闭,似乎在心中默默思考着什么。
李甫则微闭着双眼,他的心中正在快速地思考着。他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似乎在帮助他整理思路。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仿佛在告诉自己一定能够找到定论。
其他的士子们也都在努力地思考着,他们有的皱眉苦思,有的闭着眼睛默默回忆,有的在纸上不停地写着画着,试图找到一个最为合适的答案。
整个大殿内悄然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轻微的呼吸声,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等待着官家的下一步指示。
盛长澄却一脸淡然地坐在那里,略微思索片刻,便挥动手中的笔在纸上轻轻滑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为他的思考伴奏。
士子们答卷完成后,不能直接呈送给陛下,还需要在临场策问中表现优异,否则,别说陛下,就连辅助陛下的官员,可能都不会看上一眼。
士子们可以选择先口头回答,再写答卷。盛长澄有自己的节奏,他打算写完就起身回答。为了以防万一,他写了两个答案。
若是其他人知道他写了两个答案,肯定会相当无语,别人为了一个答案绞尽脑汁,他却写两个,简直不可思议。
官家端坐在龙椅上,稳如泰山,眼光时不时地瞄向那道身影,嘴中喃喃自语:“太像了,太像了,难道这世间真有转世之说……”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现在正是殿试中的主考官。
“陛下,学生认为,应立嫡长。”张白起身,一番长篇策论,引经据典,就差没说一句,“立邕王为太子准没错”的话来。
其言辞凿凿,怎么看都像有邕王的影子。
兖王的狗腿子们也纷纷发表策论,支持立兖王为太子,科场考试沦为大臣们和两位王爷的战场。
有心思读书的大多是富贵人家,豪门勋贵对子女培养更为重视,资源又多。所以大部分都各自有立场,寒门子弟、中间派的毕竟是小数。
盛长澄答卷早已书写完毕,见两派都没再出现新的论点,也就站了起来,朗声说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