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救灾(1/4)
姑苏城外一大早,各个粥铺已经开始施粥了,队伍整齐有序。
孟昭礼,江州富商孟百万的小女儿,排行八。今天也来了城外,侍女陪在身边。
侍女:“小姐,老爷不准小姐来这里。我们快回去吧。”
孟昭礼:“我跟着二哥来的,不怕。”
侍女见劝不动,只能紧跟着。
孟昭礼看见灾民的衣衫破旧,形容枯槁,吩咐打粥的人多打些。
二哥孟朝东巡视完后,来找孟昭礼,准备带孟昭礼回城。
孟昭礼:“二哥,好不容易出来,多待会儿吧。”
孟朝东态度强硬,“小妹要待也只能在城中,城外危险,回去。”
孟昭礼见二哥脸色不好,就跟着回城了。
两人来到一家铺子。
孟昭礼闷闷不乐:“每次都是这里,好无聊。”
孟朝东:“小妹听话。现在正是洪灾特殊时期,流民增多,城外并不安全。”
孟昭礼:“他们每日在城外帐篷中生活,还有卫兵巡逻,怎么不安全了?”
孟朝东:“小妹可知道为什么要驻扎卫兵?”
孟昭礼:“为了保护他们呀。”
孟朝东摇头:“那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有人趁乱作恶。”
孟昭礼睁大眼睛:“怎么会?”
孟朝东:“小妹从出生就没吃过苦,也没有外出经历,自然不知人心难测。”
孟昭礼虽然不是很懂,但是表示会听话的。
陈煜醒来的时候,范明大人已经出城去往防洪前线,观察情况。范大人带了太乙书院门生五人同行,其余十五人安排赈灾。
太乙书院门生晋阳和张川被安排统计灾民。两人到了城门外一号官府大棚,里面坐着一名县丞,正在登记灾民的信息,记录好后给一块竹牌。竹牌上面有烫好的印章,是防止有人自己做竹牌蒙混,上面还有一个数字。数字从一到二十,代表以后领粥的棚子。
城门外固定粥棚有二十个。领到竹牌的人只能在去竹牌所表示的粥棚。这也是为了方便管理。这个数字也代表灾民居住的区域。
每日新增流民无数。县丞天微微亮就出城到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