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西南来客(3/6)
车场。
一行人在一辆别克商务车上坐好,刘潇客气地问道:
“各位领导,一路上舟车劳顿,辛苦了,大家以前来过跃州吗?”
“跃州名气很大,我们经常在新闻报道里听到过,说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民营经济发展的示范地,什么跃州经验、跃州模式,简直是如雷贯耳,但我们都是第一次踏上跃州这片土地。”秦浩瀚比较直爽,率先开口回答。
“哈哈,过奖过奖,我们跃州名声在外,现在我们各级政府压力很大,特别是在新时期下怎么进一步扩大开放这块,各地都在卯足劲争取创新。不过,我是搞组织工作的,这方面讲不出更多的理论和案例,你们今后有一年的时间在这里工作,可以慢慢体验,当然,也不要忘了体验我们跃州的海鲜美食啊。”刘潇很热情。
“谢谢小刘,跃州是我国的南方城市,今天的感觉怎么冷啊?”余穗媛对刚才冷风刺骨的感觉仍心有余悸,怕自己随身带的冬装不够御寒,所以赶紧问了天气的情况。
“余县长,我们跃州冬季不算很冷的,极端低温是零下5度,今天因为是北方寒潮南下,最低气温天气预报里说会达到零度左右,你感觉冷是因为我们跃州机场建在海边的滩涂上,海风吹过来,自然感觉很有点冷喽,不过你不用担心,明后天寒潮一过,气温马上会回升的。”
“机场建在滩涂上,这个建设成本一定很高吧?”卓如海问道。
“哈哈,这个我还真的不太清楚,不过,跃州机场二十多年前建设的时候,吸引了民间投资进入,我倒是听说过的。”
“机场离跃州市区远吗?”
“还算比较远的,大概有40公里左右,现在通往市区的机场大道还是双向四车道路况,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等各种交通工具都在路上跑,所以,我们到市区需要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我想这只是暂时的,像跃州这么经济发达的城市,这样的基础设施很快就会得到改善的。”卓如海的话说得有点意思。
“是啊,我们去年刚来一位新的书记,提出大拆大整,并且把设计规划已经10来年的圩海大道建设方案提到了议事日程,提出准备花两年时间把这条主干道建设好。这圩海达到东连跃州机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