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山道弯弯(4/6)
呢。”
“什么叫‘高山流水’?余区长,你说来听听?”
“这个,呵呵,保密,如果让你事先知道做了防范,你在酒桌上就感觉不到我们少数民族群众的好客了。”
余穗媛故意卖关子,这时莫星社问道:
“你们这边的县里靠什么发展经济的呢”
因为莫星社要对这次考察提出针对性的合作项目,所以,他就把话题转回到经济上去了。
“莫老师,真是惭愧啊,不瞒你说,我们这个县在南岳州也算大县,人口有30多万,可这gdp一年还不到50个亿,县里还有将近6万人属于扶贫对象。要说这个经济产业,主要还是靠一产,以及县城里边的服务业。我们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靠中央的转移支付,说白了,就是靠你们发达地区,所以,政府的日子也是捉襟见肘,像我们当县领导的,有时出差补贴好几个月都报销不了呢。”
“那你觉得我们可以在你们这边投资什么项目呢?”
这样的问题,莫星社上次问过,今天又问,可余穗媛还是答不上来,确实,她在分管招商的时候,也经常邀请一些外地客商过来,可那些客商对他们县里的情况经过实地踏勘后,都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就回去了,什么项目都没落下来。而这次因为依托国家层面的安排,圩江区政府那边原则上应当帮岭岳县落地一个扶贫开发项目,所以,余穗媛对这次招商还是有了一些信心,但什么项目能真正在这里扎根,她心中着实没有把握。她忽地发现戴大光今天经常用跃州方言接听电话,接好电话后又若有所思,心念一动,就问道:
“戴总,你觉得我们这边可以建设一个鸡排的生产配送基地吗?”
现在的光大鸡排门店已经覆盖东部沿海的10来个省份,西南省却一家门店都还没有进驻,所以,这次组织考察团的时候,戴大光也主动提出到西南省走走,看看有没有机会落地鸡排连锁门店,他之所以今天不多搭腔,是因为他在跃州机场出来的时候,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个多年未曾联系的人竟然意外地给他来了一个电话,并说有事要单独和他说,他正在心中委决不下。他见余穗媛突然这么问他,犹豫了一下,沉吟着答道:
“这个,我一下子还真的说不上来,配送基地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