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遇上碰瓷(5/6)
想法,那就是吃饱饭,所以,政府只要保证稍微紧缺的粮食供应那大家就听话了,而人一旦吃饱了饭,想法就多了,这管理起来难度就大了,大家说,这话对吗?”
“我认为这话简直是倒退,说起让人吃饱饭,中国其实在唐宋时代就已经解决了,历史经验告诉,只要当政的不折腾,中国人吃饱饭就没问题,但如果一个国家就停留在让老百姓吃饱饭这么低端的目标上,怎么可以和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科技竞争呢。所以,一个社会最好的状态就是共同富裕,如果这个目标一下子实现不了,那就要减少贫穷人口的数量,让社会进入橄榄形的状态。”
莫星社虽然只是一个教师,但他平常也经常读书,特别对国内外一些经济政治类书籍颇感兴趣,所以讲起社会治理也是头头是道,余穗媛对橄榄形状态来了兴趣,就问道:
“莫老师,什么是橄榄形社会啊?”
“这是我们国内一个学者10多年前提出的,他对全球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老百姓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比对后,提出了这个橄榄形社会的概念。他说每个国家都存在富人和穷人,富人们都想保住自己的财富,而穷人们则都希望有机会杀富济贫,所以贫富不均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而中产阶级的存在则对社会利益冲突有着缓冲的功能,因此,一个国家如果中产阶级占了较高的比例,穷人和富人相对比率较低,两头尖尖像个橄榄,这社会就不容易动荡……”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话在世界上各地好像都通用。我前几年在英国留学,抽空也走访了北欧一些国家,总体上北欧芬兰、瑞典、挪威等这些国家,政府对社会保障这块做得很好,贫富差距较小,因此老百姓的心态都是很平和,连讲话也是轻言细语,彬彬有礼,但是,由于企业的税负相对过重,所以那边整个社会就显得活力不足,从事创业的人不多。”
倪大路也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他结合自己的国外留学经历就插话了,他瞄了一眼余穗媛,又继续着他的话;
“因此,这话又说回来,我们推动社会的共同富裕,这出发点肯定没错,但从中国目前发展现阶段来看,肯定要把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先做大,不然就是杀富济贫,不但实现不了共同富裕,最终有可能导致共同贫穷。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