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形式主义(2/6)
好开展了模型推演,得出的结论是当前正是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好时机,并且是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才能在这个领域夺得先机。
赵向军和林日新看了这个报告后,还是决断不下,于是又邀请苏志诚进行了当面探讨,苏志诚说:
“赵董、林总,新能源汽车制造是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也是国家战略新兴型产业,这几年国家政策高度倾斜,虽然前期投资有点大,但一旦开始投产,只要我们愿意,各类产业基金和风投资本就会密集跟进,总体来说,我们自己的资金占用倒不会很大,关键我们是否能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主打产品和品牌。”
倪大路也在旁边说:
“赵董、林总,关于汽车技术团队这块,你们也不要担心,志诚在这个领域也干了多年,一个是他自己技术过硬,他们的团队正在武汉研发轮毂循环电机,目前已在工程车上取得突破,如果一旦在轿车应用领域实现量产,那我们就有了遥遥领先的拳头产品,马上可以在市场上取得先机。另一个是,虽然志诚的本行是研发汽车电机,但他这么多年来还和汽车底盘制造、汽车外观设计以及汽车营销等方面的团队多有接触,所以他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和运营都是成竹在胸。如果你们两位同意这个方案,我将聘请他担任我们的生产运营总监,迅速把这个项目启动起来。”
赵向军看着林日新,问他的意见,林日新在听苏志诚和倪大路发言的时候,一直在思索,可是,尽管他干了这么多年的企业,他也一时找不出苏志诚的方案有什么问题。他只得说:
“投资新能源汽车投资巨大,是我们君天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战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大路,你必须还要再做周全考虑,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啊。”
赵向军一听,说:
“哎呀,老伙计,你今天怎么了,你这话等于什么也没说啊,我们干事创业当然要谨慎。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们也要搞模糊决策,任何的选择不可能都没有风险,但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有了6成把握就可以干,才能抢得先机。如果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再决定投资,别人早就领先我们一步,把市场都抢完完毕,那轮到我们的时候,可能连喝粥的机会都没有了。”
赵向军说到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