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全面解放东南半岛,俘虏米字国上将(2/3)
这架势,可能连开炮的必要都没有,这些溃兵已经没有多大的作战自愿。
全体士兵,对着曼城大喊:“三天内投降,一律不杀,三天后投降,片甲不留。”
其实,这句话也就是吓吓米字国士兵,华夏部队不会干屠城的事。
果然,一天后米字国陆军和封建国家军队全部投降,这下子刚好可以和隔壁的高卢国陆军做同学了,一起好好学习,一天天天向上。
就剩吉城了,这里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因为这里这里控制马六海峡,马六海峡可能中洲和西洲大陆航运的咽喉,这里是米字国重兵把手的地方,史蒂芬也能如愿以偿地和华夏陆军打一场,不用继续轰自家的补给舰来出成绩。
吉城的守军不断挥舞着铁锹,挖掘着坚固的壕沟,用石头和泥土砌筑起高大的城墙。
吉城外工地上一片繁忙,士兵们用砖块和木板搭建起堡垒,设置陷阱和瞭望塔。他们精心设计防御工事,确保每个角落都无懈可击。
在城墙的另一边,史蒂芬也在为完善的防御工事而欢呼雀跃。他认为这次会把华夏的军队打得铩羽而归,刚刚在海军那群傻货面前显摆显摆。
这位将领和哈士奇确实有几分像。
新式的华夏野战炮威力是他们炮弹的三倍,就按他这个标准建造的防御工事,哪里能顶得住。
1866年5月15日,曾国藩带领的10个军团抵达吉城郊外。
这里确实修了很多防御工事,史蒂芬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的华夏军队的武器设备,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放心,有我们这些战壕,堡垒,一个月内他们都不可能攻下吉城。”
史蒂芬对着身边的副官得意地说。
然而,华夏军队并不会宠着这些西方列强。
1866年5月21日,华夏野战炮的炮口对准了吉城,伴随着曾国藩的一句“开炮”和一声声“轰隆”,密集的弹炮打破了史蒂芬的梦。
防御工事被轰得就剩下一抔抔黄土,里面还夹着士兵的鲜血。
大炮轰炸过后,华夏陆军开始冲锋,攻城战开始转变为巷战。
华夏士兵紧握长枪,眼神坚定,不断涌向的敌人,每一次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