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实地考察(1/3)
林肃说道,“贺局,依我看,此事就算了吧,我和孟新文说一说,他以后不会再犯了,怎么样,贺局是个通情达理的领导,肯定不会和孟新文计较的,对吧。”
贺家威是想怒怒不起来,只能服软,说道,“好,好,依你说的办吧。”
林肃微笑着打开门准备离开,贺家威略有些不放心的说道,“林肃,那我的事情……”林肃转头回答,“贺局给面子,我自然也会做人留一线,以后我还得靠贺局多多关心和帮助。”
孟新文也没想到,林肃还真帮上了大忙,郭兆雪也是十分不解,贺家威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别说林肃了,就算是副局长罗志远,贺家威也不一定给面子。除非是陈满季铁了心硬要将此事按下去,否则贺家威不是个妥协的人。郭兆雪问起林肃是怎么办到的,林肃也卖着关子,什么也不肯说,只说贺局长也是个讲道理之人。林肃心中特别高兴,现在贺家威有把柄在自己手里,一时半会儿他是不敢耍花样的,所以林肃的工作重点,很快转移到了太平镇的产业定位上。按照郭兆雪之前所讲,只有帮陈满季这个天大的忙,自己才能站稳脚根。产业定位如何,为什么要如此定位,优势和弊端都有哪些,林肃要写的方案,需要查找很多资料,结合区域的经济形态和发展空间。周末也没闲着,林肃去太平镇里见村民就问,制造业,还是农产品,理由是什么,林肃心里很快已经有了一个谱。陈满季的观点没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开发区,制造业遍地开花,把这种产业作为凤池县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得不到什么好处。高端制造业根本无法吸引到县里,按商务局匡局长的意思,走低端,但走低端的意义何在,税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把现成的良田给荒废掉,引来环境的污染和民私小作坊,这对经济有什么改变。林肃分析着,对于眼前利益来讲,投资可以拉动经济,但长远来讲,没有合理的定位,没有地域优势,真能产生高税收吗。相反,农产品不同,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稍加改良便可以成为一个农产品基地,让每家每户独立耕种,变为公司化管理,基地化管理。现在唯一缺的,只是技术,一旦有先进的技术,便可以利用太平镇优质的良田种出各季的蔬菜来。眼下各地都重视工业和商业,却把农业渐渐忽略,林肃认为,只有农业才是国之根本,任何产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