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孤行(2/3)
在一边,一起往饭堂去。
路上的距离,应该足够两人探讨学问了。
孔蕴知没让同窗失望,直接开口询问:
“孟极,刚刚陆夫子讲授的心学,你有什么感悟啊!”
孟极眨巴眨巴眼睛,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简单的回答了一句:
“心,安定、清净,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感受到万物的和谐。”
呃!
所有同窗长大嘴,目瞪口呆的望着孟极,就连孔蕴知也是。
这,这,陆夫子讲授的是这个意思吗?为什么自己看到的是繁华?是名利?是如何克制自己的贪欲,是如何去践行书中的学问和知识……
还是孔蕴知反应快一些,立即想明白了明德书院学子们和孟极的不同。
一张白纸和一张半黑半白的纸,终究是不一样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生犹如一块璞玉,必须经过精心打磨、雕琢,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艺术品。在打磨和雕琢之前,璞玉就和顽石差不多。而顽石受着年复一年风刀霜剑,自然也是千般模样的。”
明德书院学子们一听,纷纷开始交流各自的心得和感悟。
都觉得孔蕴知说的非常有道理。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生,自然会有不同的感悟。
孟极也是点点头,关于打磨,关于雕琢,师父无名道人那是每天都要碎碎念的,就怕孟极自持天赋偷懒,懈怠了修行。
孟极听了十几年,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自然明白。
只是,看同窗们的表情,听同窗们的探讨,结合孔蕴知所说的意思,孟极知道自己和同窗们的领悟确实是不同的。
只是,这人心,要怎么雕琢?
总不能自己给挖出来,刷刷刷,来上几刀雕琢,又不断的打磨打磨吧。
同窗们所说的,应该指的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如果自己真的这么干,自己估计也是活不成了。
就算自己是炼气期九阶也不行。
唉!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