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装甲冲击的震撼(1/6)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次欧陆战争已经打了快一年,这一次的战争,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其中,战斗变化之快、战况发展之惨烈、损失如此之大、装备革新如此之迅速等,都在刺激着全世界,吸引全球目光的同时,也让各大阵营在探寻战争带来的启示。
联盟军经过数十年的韬光养晦,比起以往更加强大,虽然大批新装备已经入列,但因为规模仍杯水车薪,战场优势随着伊甸尼亚援军的抵达,逐渐被抵消。特别是盟军展现的强大海空力量,让联盟军已经提前谋划战后的发展,一定要大力扩充军备和扩大新装备入列,东欧滚滚而来的红色钢铁洪流给整个欧洲的巨大冲击,全新的红海军带给盟军的压迫感,和盟军空军带来的空中威胁,让联盟军打算推动着海陆空全面发展。
战争中,盟军海空力量总体上强大,但是却无法有效限制联盟军地面力量的突击,基洛夫飞艇等联盟军空中力量带来的威胁,欧洲海军相对落后和反导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这让盟军提前进行新一代的装备招标,其中,尤其是联盟军逐渐增加的重装部队对盟军地面压力实在太大,这一既定事实,让盟军理事会特别关注反装甲作战。
即使是远离战事的阵营,也在积极发展着,神州及藩属联盟就目前收集到的数据和情报,开始新一轮的装备更新,无论欧陆战争结局如何,他们都应该努力做好,面对联盟军的准备。
虽然已经收复法国和撒丁王国的失地,但盟军并没有满足,做为莱茵协约领头羊之一的西德,还有大片土地没有收复,何况,德意志国防军仍在坚持抵抗,所以,盟军终究需要重返德意志。
联盟军正经历开战以来,最痛苦的时刻,由于盟军的反攻,形势逆转,不过,联盟军保住主力部队,就连南线,也保留大部分战力。在北线,第一方面军群和第二方面军群,仅用不到1周的时间,就完全撤出法国,提前进行休整,养精蓄锐。其余北线部队虽然损失比较大,但联盟军凭借庞大预备队和完备的制度,在部队撤回德意志后,迅速补充,重新恢复战斗力和编制。所以说,联盟军在北线,依然保持强大的军力,而随着撒丁王国的收复,盟军总部计划南守北攻,重点就在于争取恢复战前态势,当然,目前的第一步,就是要重返德意志。盟军并非铁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